玉米价格俯冲式下跌,小麦进口加大,节日能带动粮价上涨吗?
谢邀。
最近玉米价格的确是下降的,让很多农民很心慌,害怕价格会一直下降。
至于说节日能否带动价格上涨,这个是很难的。现在玉米价格下降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每年新玉米要收获前都会经历一波下降行情,今年也不例外。
如果有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每年在小麦和玉米收获前,都有这个降价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持续一到两个月,三个月以后基本上会慢慢上升企稳。因为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大部分农户已经把自家的粮食卖完了。也就是说,大部分粮食都已经集中到收购商和厂家手里,这个时候才是行情开始启动的时候。
而且今年的玉米产量很低,全国玉米主产区基本上都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减产严重。同时,质量也很差。这就更加给了收购商压价的底气,爱卖不卖!
还有一个就是国家进口粮食数量一直在增加,这个也是一个让很多农民很生气的原因。如果你看新闻,会发现都是年年丰收,年年新高,粮食安全有保证。而大家看到的却是进口数量年年增加,进口价格也是逐年升高。呵呵,实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至于玉米价格,不用着急,个人看好后市,年后价格估计会突破新高,达到1.5左右。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是应该持续加大国内原油勘探开发力度,还是应该多进口?
国际油价冲高回落是市场的行为,在可预测的未来,由于全球的经济有步入衰退的迹象,原油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减少。
在前期原油价格大幅走低后,我国的石油开采量就出现结构性的调整,国内油企也增加了外购。
从大环境来看,外购石油是明智的,尽管这样会造成国内个别油企出现亏损现象,只要做出合理调整,必然利国利民!
石油目前还是属于战略物资。在没有出现确定替代品之前,尽量少动自己国内的资源,这个好比储备粮仓。
国内油价居高,民众消费意见大是值得理解的;但是为了长治久安,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无论如何都要执行绝大部分外购,不动国内的策略;少量的国内开采,只是锻炼自身的技术水平就好。
美国目前美元的对标是石油(以前是黄金);这个家伙高兴不高兴就拉摔,抢钱;目前价格低,更应该多买多储备,除了自己使用也利于稳定。
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从实质上来说与石油的供求关系没有很大的联系,主要是期货投机资金的交易行为所造成的。中国作为世界原油最大的进口国,国际油价涨跌对于国民经济与消费者的影响非常大。这需要政府与油企密切关注国际地缘政治、经济贸易、石油输出国组织及主要产油国的政策动向。当油价跌幅巨大时,加大石油的储备力度;当油价大幅上涨时,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
原油、粮食、军工这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能自给的,绝对不会选择进口。就算你储备再多,能储备多少,日本是世界上原油储备最长的国家,也不过149天而已,美国140天,但要真要爆发战争,一战打了三年,二战打了六年,这点储备能支撑多长。
日本的国土面积小,可耕面积少,人口众多,粮食自给不足,可大家知道日本为刺激自己的国内的粮食产量,国家每年会那出大量的补贴给农业,严格控制进口大米的数量和关税,因此,日本国内的米价是国外米价的五六倍之多。因为日本人明白,如果放开粮食进口的大门,日本农民种植粮食就无利可图,国外廉价的农产品会把国内的农业完全冲垮。到时一担发生战争,粮食得不到保障,还打什么啊,直截投降算了。因此日本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放开农产品,就是和欧盟达成自贸协定,在农产品上也有保留。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搞页岩气革命,也是因为这一点。对于我国来说也一样,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我们自然要加大进口,趁着便宜多买点石油没有坏处,现在用不了,可以储存起来吗?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不能放弃原油勘探开发力度,俄罗斯在北极圈附近发现了储量惊人的天燃气,但因为技术限制,自己开采不了,在西方制裁俄罗斯的前提下,只能干瞪眼,最后还不是和我们合作才能开垦出来吗?这种合作后的价格和他自己开采出来的价格绝对不同的,这一点大家应该懂的。
因此,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大进口,能节省一点是一点;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国内原油勘探开发力度和技术的研发,争取早日研发出可替代石油的能源,摆脱能源进口的局面。就如美国一样,真的爆发战争了,人家消耗的起,短时间打不赢你,就和你打消耗战。粮食我自己生产的吃不完,石油我自己开采的用不完,武器我自己也能生产,面对这样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国家,有那个国家敢于真的和美国死磕到底吗?这也是美国在过去几十年独断专行的底气所在。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应该顺应市场行情,在低价时进口或储存,在高价的时间自给自足.
美国开始出口原油以后,油价就一直下跌,而原油的价格是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那些做原油期货的投资者都会去关注EIA和API,还会关注欧佩克产油国组织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将决定油价的方向.
同为产油国的美国和俄罗斯,当然还有中东地带,都在大量开采原油,导致市场上的原油供应量增大,而需求量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供不应求原油只能下跌来获得买单.这个时候,对于石油消费国来说,绝对是福利,可以享受低价带来的福利,甚至可以大量的进口原油,原油的价格不会长期处于低价位置,总会涨起来,那么择机储存原油现货以备后续之需再好不过了.
居安思危,低油价的时候也不应该盲目乐观,未来说不定会有产油国联盟,一起抬高油价呢,那么在享受低油价优惠的同时,也要适当控制自己的国内油田的开采力度,还要提高自己的才有技术来降低成本,这样就不至于在未来的市场中受制于人,自给自足是最好不过.
原油是很多产业的支撑,也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千万不能在这上面让人牵着鼻子走.
美国原油期货大跌,我们能否乘此机会增加石油进口和战略储备?
这么大的疫情是百年难遇的,油价能到这个价位真是难遇,但是疫情不会存在一辈子,也就今年,所以从长远看,现在只是资本家利用疫情做空获利,短期炒作,经济恢复正常油价也会恢复。
这个建议很好,可是别忘了美国在中国的情报人员也不是吃干饭的,它了解的国家储备是一清二楚的,你有限的储备不说就是你有能力储备它的盟友沙特也不会把最便宜的石油卖给你最多走中间道路了。不过在这时期可以尽最大能力储备也不是坏事,要想重新建设新的储备设施也需要几年的时间,到那时就得不尝试了。和美国拼储备目前还不是强项,只有等到美国真正走向衰退的那一天。
猪价下跌,进口猪肉是罪魁祸首吗?
猪价下跌,进口猪肉是罪魁祸首吗?
猪价下跌,罪魁祸首是非洲猪瘟疫病。
引起猪价持续下跌的因素很多,其中引发重要因素就是非洲猪瘟疫病,2018年下半年的8月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发生非洲猪瘟时开始的疫情,非洲猪瘟疫病迅速传播,很快大陆各个省区都感染疫病,非洲猪瘟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猪场周边发现非洲猪瘟疫病容易殃及池鱼,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的扩散,通常对附近的生猪都要进行处理的,附近养殖场的猪无一幸免,全军覆没。没有感染疫病的养殖场将生猪赶快销售,尽量减少损失,一时间,国内的猪肉暴跌,我们这里的猪肉从每斤10元左右下跌到7元左右。短时间内,国内生猪存栏数量大幅度减少,非洲猪瘟疫病对国内生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市场肥猪供不应求,造成猪肉价格暴涨。同时近几年农村养猪政策的变化,环境保护、禁养殖区的划定等,新农村建设禁止村庄内养猪,这些因素使农村养猪数量大幅度减少,仅由几家超级养殖集团养殖,肥猪缺口较大,市场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状况,2019年6月份后,国内各个地方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我们这里猪肉价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猪肉价格已经超过消费者的承购买能力,猪肉成为了奢侈品。政府为了平抑猪肉价格,保证普通百姓能够购买和消费猪肉,一是大量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2019年6月份后猪肉价格暴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已组织大量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去年年内累计投放65万吨,今年累计投放量达24万吨,大量的中央储备冻猪肉的投放才使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持续下降。中央储备冻猪肉大多数是在非洲猪瘟疫情期肥猪价格超低时收贮的,有一部分进口猪肉,当时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投入市场,猪肉价格就不可能下跌。二是为鼓励人们大量养殖生猪,政府出台了养猪优惠政策,国家最高给500万补助,还有各种补贴和奖励。如生猪良种补贴,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空间,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
一时间,大量的社会闲钱就涌入了养猪业,新跨界投资养猪的企业大多数是门外汉,新投资的企业有房地产、有制造汽车、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网络等企业,这些企业对生猪养殖规律不清楚,大多数以工业管理模式组织生猪生产。而现在推广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农户”,没有按照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一见养猪利润确实高,不顾一切地签订养殖合同,大量养殖生猪,短时期内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这些养殖企业在不适宜出栏的季节仍然大量出栏肥猪,养猪人都知道,春节后到端午节是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淡季,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便宜的季节,一般都要控制在这段时间内的肥猪出栏数,尽量减少肥猪的出栏。跨界投资养猪企业没有按照生猪养殖规律养殖,仍然按照工业产品的生产与管理,造成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大量出栏肥猪,造成市场的肥猪供大于求,引起肥猪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养殖企业大量养殖300斤以上的大牛猪,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持续下降。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加雪上加霜。
同时养殖企业之间为了利益而竞争,在养猪红利时期,大量的社会热钱涌入了养猪业,企业多了利润就会相应减少,企业之间就会发生竞争,一些老养殖企业不惜血本地大量增加春节后的淡季肥猪出栏数量,导致肥猪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致使新进入养猪业的养殖去亏本惨重,偷鸡不着蚀把米,养殖没有利润反而倒贴,一些新进入并且资金不雄厚和经营能力差的养殖企业就会因为竞争失败而放弃养殖,就会逃逸这个产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这部分企业将退出养猪业,养猪业就会重新洗牌,新的垄断就会形成。
大家好,我是饲料公司的一名区域经理,猪肉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大部分养殖户存栏都集中在近期卖出,导致猪价下跌:第二:国家在近期也投放了储备猪肉,导致猪肉价格走低;第三:猪价下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的猪存栏增多,复养的比较不错,像双胞胎、正大等集团的养猪事业部,近两年养猪增加太多。
个人见解有错误的地方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