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飞机大战歼10c怎么样?
全民飞机大战中的歼10c是一款性能卓越的战斗机,具有出色的机动性和火力。其机体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和隐身设计,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搭载的先进雷达系统和导弹武器,使其在空中作战中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在游戏中,飞行操作流畅,画面细腻,音效逼真,给玩家带来了身临其境的飞行体验。总体来说,歼10c在全民飞机大战中表现出色,是一款值得使用和挑战的战机。
全民飞机大战最好的飞机:钢铁雷霆,飞机初始生命值150,和甜心战神并列第一,初始攻击180,速度160位列所有飞机第一。此外它的等级最高可提升至50J,唯一能到50的战机。
传说中的准隐形枭龙与歼10C对战,谁的胜率高?歼10是否也能发展准隐形版?
既不会有准隐形枭龙,也不会有准隐形歼10,将传统三代机进行隐形化改进的效费比很低,还不如研制一款全新的隐形战机。
自我国研制了歼20和鹘鹰两型隐身战斗机之后,尤其是歼20列装后在模拟空战中对传统三代机形成单方面的屠杀,很对军迷畅想将隐形技术“白菜化”,用于改进传统的非隐形战机。这样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获得很好的效果,是一条提升战斗力的捷径。
于是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消息:中国将利用自己掌握的隐身技术研制一款隐身枭龙,既能获得四代机级别的空战能力,还能有效控制成本,是穷国巴基斯坦对抗印度空军的完美选择。
这些军迷搬出上图这种传说是成飞方面制作的模型,这使得所谓隐身枭龙的消息似乎板上钉钉。其实,这些模型是2016年珠海航展期间一个中国民间军迷团体向巴基斯坦代表团赠送的礼物,并不是出自成飞之手。如果真的是成飞的作品,那么其编号应该是FC-X,而不是巴基斯坦机型编号JF20(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的编号是JF17)。
笔者很早之前在一篇问答中就说过,像枭龙这样的轻型机根本没有条件做成隐身战机,因为隐身必然要求有内置弹舱,枭龙这么纤细、轻薄的机身不可能再挤出有效的空间来设置内部弹舱,除非大幅度牺牲载荷航程性能。而轻型机本身载荷航程性能就比较差,实在没有再牺牲的空间。
内置弹舱的要求使得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四代无轻型。目前世界上列装的4种隐身战斗机F22、F35、歼20、苏57全部都是30吨以上的重型机,这不是巧合。
瑞典前几年也有在JAS-39的基础上发展轻型四代机的方案,与隐身枭龙的思路一致。但是这款飞机在造出一个小比例模型后就死翘翘了,瑞典目前加入了英国主导的下一代战机项目。
所以,从实用性角度来说,轻型隐身四代机可行性微乎其微。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因为内置弹舱问题无法研制一款轻型四代机,那么可不可以研制一款外形隐身、但是武器、副油箱外挂的准隐身战机?
答案是:技术上可行,但是效费比太低,所以也没前途。
通过引入隐身技术进行改进,可以是战机本身的RCS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起码前向0.5平方米没问题。但是武器及副油箱外挂还会造成很大的雷达信号源,使得战斗状态下战机的RCS很难降低到1平方米以下,这样的隐身效果在实战中带来的优势很小。一般来说,雷达探测距离与目标有效反射面积的4次方成正比,如果隐身枭龙的RCS从传统枭龙的3平米降低到1平米,那么被雷达探测到的距离将下降24%。打个比方,传统枭龙被歼10探测到的距离为200公里,那么隐身枭龙被探测到的距离是152公里,隐身想过相当有限。所以,即便是准隐身枭龙被研制出来,它也不能有效压制歼10C。
正是因为这些由传统战机改进而来的所谓准隐形战机隐身性能有限,但是价格却与隐身战机相差无几,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型准隐身战机修成正果(苏57除外,呵呵)。美国也研制过”沉默鹰“、”沉默大黄蜂“等准隐身战机,但是见识了F22、F35的美国军方直到这些货色的成色,没有上当。
这要看具体哪一款了。
如果按照题主所说,只是准隐身枭龙,也就是类似上图下面那款——进行了一定的隐身修型,但是依然外挂导弹的型号,那么依然难以对歼10C占据优势。
在雷达反射型号中,除了战机本身,还有其所挂载的武器,以及挂架。而且,后两者的RCS(雷达反射面积)总和,已经接近了一架小型飞机(看挂载类型和数量)。所以,即使战机本身隐身修型再好,如果依然外挂武器,那么依然是不隐身的。所以,内置武器是战机隐身的关键措施。
其实,如果说只是隐身修型,那么歼10B/C也是进行了一定的隐身修型的。比如其机头雷达罩由原型变成卵圆形,机头雷达倾斜布置(减少雷达天线正面反射),座舱盖金属镀膜(减少座舱RCS)更“干净”的机身工艺,进气道涂覆吸波涂料等。通过这些措施,歼10B/C在“干净”(空载)模式下,前向RCS降低到了1平方米左右。
所以,如果只是简单的隐身修型,枭龙依然难以占据优势。但如果是真正的隐身枭龙,那就有希望了,比如这种:
这种内置弹仓的,想必如果进行了这种幅度的改进,其航电、发动机、电子战系统也会再次升级,会比歼10C更好,导弹也会跟歼10C一样。这样的话,胜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只是军迷搞的模型。
实际上,在枭龙这种轻型机上搞这种大改并不划算,因为严重限制了其性能增加区间。巴方最好的选择,还是后面跟成飞再搞一款以WS15发动机为基础的更大型的单发机,或者等待FC-31的下一步动向。
JF17枭龙战斗机是我国专门为出口巴基斯坦而研制的准三代轻型战斗机,枭龙是一种单发单座全天候作战飞机,具备截击、空战、对地对海打击等多种功能,并且以较小的机身拥有了接近4吨的武器挂载能力。由于其机身设计优秀,机动能力突出,并且结合了我国最新的电子技术,内置了平面显示器和控制计算机,信息化超视距作战能力也不弱。枭龙战机单价在3000万美元左右,是当今世界军贸市场上颇具性价比的机型之一,目前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缅甸、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
根据外媒报道,目前枭龙战斗机很可能已经诞生了最新的隐身改进型,其整体战斗力更是在Block3型之上。枭龙隐身型换装了全新的整体式玻璃舱盖,机头雷达罩采用了锯齿状的隐身设计,外置武器挂架换成了隐藏式的保型武器挂架,雷达反射信号有了明显的降低。其次隐身型枭龙将原来的KJL-7多模脉冲多普勒雷达换装了LKF601E机载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从130千米延伸到170千米,并且多目标识别跟踪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
LKF601E机载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
而歼10则是我国现役主力中型单发三代战斗机,整体作战能力已经超越了早期型号的F16C/D,歼10C是歼10系列最新改进型,着力提升了隐身和对地攻击能力,战力堪比最新的F16V,是目前最强的三代半战斗机之一。歼10C取消了诸多外部突出装置,整体外形更为流畅,座舱盖采用了最新的吸波镀膜,腹部运用了DSI进气道,能够很好的遮蔽发动机的热红外信号。歼10C还加装了激光制导吊舱,能够匹配多种对地制导武器,具备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作为两款国产三代战斗机明星,如果最新的隐身型枭龙和歼10C对抗,谁能更胜一筹呢?空战中谁能取得胜利,主要取决于雷达探测距离、隐身性、空空导弹性能这三个方面。从隐身性上来看,枭龙隐身版本更具备优势,枭龙本身就具有机身小,雷达反射面积小的优势。加装了保型挂架后,隐身性能更加突出。而歼10C的机身更大,虽然也采用了类似于四代机的隐身设计,但是仍旧不可能与真正的隐形战机相比。
block3
虽然枭龙隐身性略显优势,但是其所采用的出口版相控阵雷达与歼10C的自用版本仍旧有差距,所以在同等距离下,枭龙隐身版仍旧会先被歼10C所发现。而歼10C最新装备的霹雳15射程超过150千米,据称拥有击落预警机的能力,对付枭龙这样的战斗机更是不在话下。所以从整体战力来看,歼10C对付隐身版本的枭龙不在话下,对付目前主流的三代半战机也具备一定优势!
都是轻型战斗机。歼十要比枭龙好一些。战场上决定胜负的主要是人。但从市场来看,枭龙更实用于国土面积小的国家使用。价格便宜,性能优越。新枭龙作战能力据说可与F16相媲美。
我们不打马虎眼,“枭龙”没有隐身版,所谓隐身“枭龙”只是网友们的CG,道理在于轻型版“枭龙”,作为三代机,重在突出一个使用,一是用得起,二是用得好,弄成隐身的,就不再是“枭龙”,第三世界的空军主力,没有必要高大尚,能用就好。所以假设的前提不能成立,这样的假设就没有意义。关于歼-10C是否准隐身版本,是的,要达到四代的水平,必具一定隐身能力。如果二者对阵,谁的胜算更大的问题,答案是,凡形成空战体系的国家,再差的装备也是好装备,否则结论相反。不必把隐身过于神秘化,对隐身飞机作战,伊朗用自产的防空导弹,即可轻松将美国有一定隐身能力的“全球鹰”给打下来,隐身飞机未来面临的不只是空中的飞机,还有地面的防空导弹。如果把诸多作战因素把考虑在内,可以想想拥有空战体系的一方该有多大的威风。
歼-10C的作战对象
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比如可以对阵F-16V吗?呵呵,如果买几架飞机就能成精,大国还倾力打造作战体系干什么!在交战空域之外,有预警飞机;飞机没有起飞之前,有天上侦察卫星,早就把对方飞机看得一清二楚。当年海湾战争,美国为首的西方,倾刻间把一个中东军事强国,给打得灰飞烟灭,靠空战体系支撑,战场向西方单向透明,因是打了几天,伊拉克空军就把自家飞机给悄悄埋到沙漠里,再也不肯升空升战。有空战体系的一方,不只在飞机先进,可以发射更多的先进弹药,飞机未升空之前,胜负早定。
F-22装备成军,与F-16,与EA-18G等均有较量,单打独斗F-16是144:1,与EA-18G则败下阵来,为什么?空中电磁压制能力强大的一方,胜。
我军是建成空战体系的国家,所以歼-10C自有无限的威风,不论F-16V,还是三代机的各种终极版战机,歼-10C均可轻松面对。
“枭龙”升空
印巴对阵,巴方“枭龙”升空,打下一架印度米格-21,怎样看待这次战例?
印度后方多有其它机型,有苏-30MKI和米格-29等三代机支持,“枭龙”可是单打独斗,按照美巴合同规定,F-16动弹不得。“枭龙”上阵,面对众多机型,即有斩获,也见航电水平不低,有ZDK03支持,印度不还是A-50EI大型预警机支持吗?在特定的空域,二者都有一定支援力量,“枭龙”打胜了,赢得印方无话可说,面对媒体,不置一词,还好说点什么呢?装备不只先进程度,也看用在谁的手中。
巴基斯坦“枭龙”,正是符合他最合适的装备,可见能量并不低。一款飞机行不行,实战说了算。
换装“太行”后的歼10C综合战斗力有没有提升?
提升没提升应该排在第二位,用国产发动机好处更大,用俄罗斯发动机很容易让别人知道我国歼十产量,第二用俄罗斯发动机的战斗机布署在哪里受限制,如东北不能布署苏27,第三英国在罗罗公司产的发动机上装了跟踪装置,保不齐俄罗斯会不会这么作,最大好处是发动机不受制于人了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太行”助力歼10C更上一层楼。
根据网络上曝光的消息,目前最新批次的歼10C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正在稳定交付部队。这也意味着在歼10服役10几年后,当初为歼10项目规划的“正牌”发动机,太行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太行发动机经过在歼11、歼16上的磨砺后,称为歼10C这种单发战机的动力,说明太行系列发动机的可靠性终于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注意看这架歼10C进气道侧面431的编号,大家可以自行揣摩歼10C目前的生产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装备国产“太行”系列发动机的歼10C和歼20一同定型,目前太行版歼20也在加速生产交付部队。再加上歼16和最新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5、包括换装太行的第一批次歼11B,目前我国所有国产战斗机都已经用上了中国心,被喷了无数年的国产航发,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说回歼10,本来在立项之初规划的配套发动机就是太行,但是由于彼时太行进度太慢、性能太不堪,歼10系列一直使用俄制AL-31FN系列。虽然在歼10A几架原型机和4架歼10B上安装了太行发动机进行测试、还让不明就里的军迷高潮了一把,但是之前量产交付作战部队的歼10系列(包括A\B\C)都是毛发,直到去年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C正式定型。
太行版歼10C目前已经量产交付部队,与之前装备毛发的歼10C相比,太行版歼10C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了提升:
首先,推力更大、更省油的太行发动机使得歼10C的飞行性能更好。
之前歼10C使用的俄制99M1发动机最大推力13.5吨左右,而歼10C目前使用的太行改型发动机最大推力约为14吨,略微增加的推力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歼10C的机动性能。而且太行发动机涵道比略大于AL-31F系列,耗油率更低,能够提升歼10C的载荷航程性能。
其次,太行改型发动机发电能力更强,可以提升歼10C航电系统性能。
歼10C突出信息化作战能力,航电系统进行了重大升级,尤其是机载雷达换成了AESA,耗电量大幅提升。而原先使用的俄制99M1受制于原始设计难以大幅提高发电能力,而太行发动机则提供了更强的电力供应,对于歼10C先进的航电系统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其实不仅是歼10C,换装太行的歼20也是因供电能力提升使得其空前复杂而先进的航电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
最后,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后,歼10C(也包括歼20)的生产没有了被卡脖子的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提高产量。
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后,歼10CE的外销之路将不必看俄方颜色,不会再出现向埃及出售枭龙却因俄罗斯在RD93发动机供应上背后捅刀而痛失订单的教训。
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后的歼10显然不止于此,据传下一个型号歼10D也已经提上日程,有了国产航发托举的歼10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歼10C可不仅仅是换装了WS-10A太行发动机,他的改进升级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了很多的新技术,甚至很多歼20的成熟技术也移驾到歼10C上面,这让歼10C直接晋升到三代半战机,而且是从一款纯空优战机转变为了多用途战斗机。就在去年,空军公布歼10C挂弹飞跃峡谷,开始战斗值班,也意味着这款战机已经具备完全战斗力状态了!但是受限于歼10这款平台,其挂载3个副油箱还是有点辣眼睛!
歼10的改进自从进气道的那6根小柱子被去掉了,看起来就顺眼多了,也漂亮多了,我国在歼10B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工作,最显眼的就是进气道采用了DSI技术,换装了WS-10A国产发动机,以及采用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但歼10B并没有让空军满意,仅仅生产了50架便停产继续改进,也就是后来的歼10C。
歼10C和歼10B在外型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细节上发生了一点点变化,比如机背上多了1块刀型天线,然后垂尾有点小变化,其他基本一模一样,虽然外形没变但内战变化却相当大,作战能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首先说说歼10B和歼10C采用的WS-10B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最大的意义就是这是一台国产化发动机,至于性能上与歼10A采用的俄系AL-31F发动机性能差不多,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因此歼10C的飞行性能上与歼10A差不多。据说发动机的寿命上有所延长,但这些都是媒体的猜测,并没有得到任何证实,以中国制造的技术提升来说,个人觉得这是可信的。
第二,歼10C最大的提升是采用了一台有源相控阵雷达替换掉歼10B的无源相控阵雷达,综合探测能力提升不少,其一就是功率上增加提升了探测距离;其二具备更强独立波束和探测能力,多功能能力显著优于歼-10B。但不能神话,之前看到有媒体吹嘘这款雷达能在100km探测像F22、F35一样的隐身战机,个人觉得这个有点想得太多!
另外在探测能力方面,歼10C和主流的三代半战机一样加了一套IRST红外探测系统,这才是为隐身战机准备的,有了它至少和隐身战机照面有机会发现对方并对其进行反制!
第三,雷达升级了自然武器系统也相应升级,而且歼10C的武器系统已经变得相当强大,PL10、PL12、PL15这些空战最新导弹都能在歼10C上挂载,另外还有电子吊舱、反辐射导弹、对地精确制炸弹等都不在话下,显然歼10从空优型战机转变为多面手的多用途战斗机,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会让歼10执行任务的灵活性更强。
第四,从歼10C机背上增加了一个刀状通信天线,机尾伞仓的尾灯被取消,显然经过实际测试后,歼10C在传感器布置上有所改变,估计这是空军对抗中暴露的问题的优化,这样能提高战场生存率!
第五,歼10C玻璃颜色看上去更深了,这显然是歼20的座舱镀膜技术应用,它可以有效吸收雷达波,显著增强歼10C座舱隐身能力!包括已经在歼10B开始就用到的DSI技术,这极大降低歼10进气道雷达波反射能力,提高隐身性,还让歼10B/C至少减重300kg!当然由于增加了很多新的电子设备,歼10C并不比歼10A轻,反而略重一点!
然后我们重点说说发动机,上面说了虽然WS-10A在性能上提升并不明显,但这可是困扰我们好几十年的最大短板被攻克,不但是歼10C,在其他一些列战斗机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国产发动机,虽然歼20的WS-15还没有解决,但歼20也用上了国产的WS-10B矢量发动机,我们又攻克了矢量发动机这个大难题,虽然离美俄发动机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我国战斗机发动机领域有了立足之地,不再看别人脸色了!我国战斗机目前开始清一色使用自家发动机,这一点意义非常重要,至少当别人卡脖子说不卖你发动机的时候,我们心里一点也不会慌,不像去年美国说不卖芯片的时候,国内一片鸡飞狗跳!
太行发动机与同类世界先进发动机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能保证飞机的基本战斗功能就很不错了。但太行发动机的最大优势是不受国外产量及进口数量的限制,沒有政治性前提,完全可以以己需要而装机。其二就是虽然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是可以由量来保障!什么东西也架不住多呀!
z
未来歼-10A、B会如何升级改进,会趋向于歼-10C吗?
我国歼10系列共有“歼10A,歼10B,歼10C,歼10S”这4个型号,目前批量生产的就是歼10C。歼10A在生产200多架后就停了,歼10B在生产50多架后也停了,然后转为生产更为先进的歼10C四代半战斗机。
歼10A是完全没有可能升级为歼10C的,也不会出现改进型号的,歼10B升级到歼10C的标准还是可行的。
从外形上看歼10A和歼10C就是两种不同的机型,根本就不像升级的。歼10A与歼10C在外观上的区别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进气道:歼10A是二元三激波可调节进气道,歼10C是DSI进气道。机首雷达罩:歼10A是圆锥形的,歼10C是椭圆形向下倾斜的。垂直尾翼:歼10A没有切尖,歼10C进行了切尖,且还安装了电子战设备舱。平视显示器:歼10A是折射式的,歼10C是衍射式的。前机身:歼10A是方形的,歼10C是椭圆形的。
歼10A与歼10C航电系统的区别。歼10A安装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电子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比较弱。歼10C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新增了电子战天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如果将歼10A升级到歼10C,那么需要对机体,发电系统,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进行改进。其中升级的难度从难到易分别是“机体,飞控系统,航电系统,发电系统”。
首先来说,歼10A要改造为歼10C就必须对其机体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进气道,前机身,垂直尾翼”。另外,不是将歼10C的部件换到歼10A上就行,还要重新进行风洞实验对不合适的部位还要重新设计。以上的工程难度要比重新制造一架歼10C还要复杂,从花费的时间,资源上来看根本就是划不来的。
其次就是飞控,航电,发电系统了。这些不涉及机体改进地方就要简单不少了,飞控还要根据风洞试验重新编写。航电设备直接更换就行,毕竟多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设备那么增重是必须的,还要重新进行配重以及增大发电量。
综合来看,歼10A升级为歼10C太过于复杂了,根本就是不合算的,还没有将歼11BS升级为歼16合算。
歼10B和歼10C外观上只有机背处一个差别,歼10B是一个刀状天线,而歼10C是两个,其他部位基本一致。歼10B和歼10C航电系统的差别。歼10B安装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歼10C安装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歼-10A、B未来在升级改进中会吸收歼10C的研制成果,但是不会完全改造成歼10C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战斗机,歼10家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歼10系列已经发展出A/S、B、C数个型号,装备数量超过500架。
歼10作为我国追赶世界航空工业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项目,虽然整体性能与F16等西方同代战机相当,但是却在当前三代半、四代机当道的情况下已经略显落伍,尤其是歼10A。作为典型的三代机,其航电系统已经明显落后。
上图左、右、下分别是歼10A、B、C三款战机的机载雷达,分别是PD、PESA和AESA雷达,这三款机载雷达也代表了歼10三个系列的技术水平。对于服役时间尚不长、机体寿命相对充裕的歼10A、B来说,为了适应未来空战需要,进行升级改进是相当必要的。
相对于机体的改进升级,对航电系统、武器系统的“软”升级不但难度更小,而且对战机综合性能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所以中外空军都选择对战机的航电、武器系统在服役中期进行升级。上图左侧那架白色雷达罩的歼11BG(G代表改)就是在借鉴歼11D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对歼11B进行技术升级的产物,其主要改进主要集中在雷达等航电领域。这样的改进使得歼11BG摇身一变称为三代半战机,能够在体系支撑下继续胜任空战重任。
有了歼11BG的珠玉在前,歼10A/B下一步的改进也极有可能集中在航电系统。我们目前在航电系统方面已经有了雄厚的技术积累,上图就是中电科14所用于竞争枭龙BLOCK3阶段的AESA雷达,而我国另一个机载雷达研制大所航空工业607所也有相应的风冷AESA雷达。两者各有优劣。我国机载雷达领域的两个大拿在枭龙BLOCK3雷达的竞标中打擂台,其实也有为后续歼10A升级改造抢市场的示范效应。
从技术能力上我们依托歼10C的研制成果来升级歼10A/B,使其称为一款三代半战机是没问题的,但是歼10A/B未来的改进升级更多的受制于歼10系列在我国空军序列中的定位。与美国空军的F16相似,歼10A/B未来更多承担对地打击等打杂任务,制空作战更多由歼20、歼16、歼11BG这样的中型四代、三代半战机承担。在这样的定位下,似乎也没有必要耗时耗力耗钱的折腾这么一款打杂飞机。同样的,装备先进航电的F16E/F、F16V虽然外销成绩不错,但是美国空军自己似乎对把自己的F16机队升级成F16V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