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构国际石油需求疲软,国内油价会迎来6元时代吗?
国际能源署在近期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提出,到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将为每日增加100万桶,之后增长速度会变慢,每日需求量只增加25万桶。在2040年之前,石油需求将会增长12%,并在2040年达到每天1.06亿桶。
也就是说,需要等到2040年,才能观察到石油消耗的下降。而此前,OPEC也表示,到21世纪30年代后半期,全球的石油需求将触及天花板,相对应的,该组织今年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调2019年需求增长预期,占据OPEC近1/3产量份额的沙特,甚至在考虑若是油需下降导致OPEC摇摆不定甚至解散时,市场会作何反应。
可以看出无论是国际能源署还是OPEC,都预测未来全球石油将发生重要变革,石油需求将下跌,而油价长期来看也将保持下降趋势。
从十月初到现在,油价持续震荡下跌,期间最长连跌12个交易日,创近34年最长连续下跌记录,跌幅超20%,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扭转,年中以来,中东产油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原油增产量已经超过伊朗和委内瑞拉原油减产量,而全球经济放缓又使得需求增长趋于疲软,供大于求的情况进一步凸显。
油价的下跌,对于中国、日本、印度等主要进口国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首先,中国国内成品油开始下调,11月1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10元和490元,创造近四年来的最大跌幅,预计到11月30日,国内成品油将迎“三连跌”,6元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
其次,油价下跌可以拉低通胀水平。油价一直是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近期油价的大幅下跌也就意味着通胀率的下跌,随着油价继续走低,日本的通胀水平预计也将在未来6个月内减半。此外,对于新兴国家来说,货币贬值和高油价的双重打击,使得石油进口成本大幅提高,印度经常项目赤字已经逼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的警戒线,印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8%,而油价下行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
现在国际原油几乎不要钱了,为什么国内油价还是5、6元/升左右?
国际油价早已暴跌,甚至出现了期货原油的价格为负值,达到了负的37亿美元每桶,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今年我们正是活久见,美股暴跌,触发三次垄断,原油价格暴跌,都要倒贴钱了。
国际油价如此之低,我们国内的油价还是五六元每升,还没有调价,原因是什么呢?时间没有到调价窗口吗?显然不是,因为我国的油价形成机制有相关的规定,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新的油价调整机制,机制规定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每桶的时,国内油价不做调整;国际油价高于130元每桶的时,国内邮件可以不调整或者微调。
发改委的机制非常清楚,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的时候我们不调整,这是下线,而且在3月17号的时候,国内油价调价的窗口已经按照40美元调整了,所以即使油价变成负的,国内油价也不会做调整。
如果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这是上限,国内油价可以做微调,这是比较关键,价格越低我们不能调整,但是价格高的时候还可以做微调,什么样的调整算是微调,这个没有明文规定。
这是因为国内的油价有地板价和天花板价保护机制,地板价格什么意思呢?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每桶的时候,我们的国内油价是不做调整的,就不再降低了,哪怕像现在是由跌倒,非常低,甚至出现负价格,我们加油时候的价格和40美元的时候是一样的。
天花板价格什么意思呢?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就不再往上涨了,即使油价真涨到了150或者200,我们国内去加油的话价格和130美元的时候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给石油设置一个地板价呢?
这是我们国家原油生产成本是比较高的,平均在60美元左右,不像沙特成本可以降到几块钱。为了保护国内的石油生产企业,当油价降到40美元以下的时候。我们就不再降低了,否则这些企业就活不下去了。
为什么要保护这些企业呢?国际油价都这么低了,我们去进口价格更低的石油不好吗?这就是为了我们能源安全着想。大家记不记得到我们刚建国时期,没有油田,西方国家可以用石油掐我们的脖子,那时候举国上下都非常着急。
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石油生产属于战略性的产业。如果说真的被低国际油价给完全打倒了,我们没有石油生产的能力了。那么未来如果有敌对国家再用能源卡我们的脖子怎么办?我们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对石油的需求非常迫切,为防止有些不怀好意的人破坏我们的能源安全,所以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必须自己也能够生产石油。
为什么石油要有一个天花板价格呢?
这是因为要保护国内的消费者和国内的企业。石油价格太高的时候,会提升通胀率,使得人们日常消费水平变高,大家想一下,油价上涨之后,运输环节的价格必定上涨,那么我们购买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会上涨。所以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福祉,为了控制通胀率,我们设置了一个天花板价格。
而且,石油是工业血液,如果石油的成本太高,那我们的工业企业肯定要受到打击,所以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国内的工业企业。防止他们在高油价时期受到太严重的冲击。
这就是设立天花板价和地板价格的初衷。所以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的时候,无论后面他再怎么降低,跟我们国内加油的价格关系也不大了。
所谓的国际原油不要钱,应该是之前的期货价格跌破0美元后变成负数了,不过期货交易不是真实原油市场上的交易价格,真实市场交易价格是美油、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今天收盘美油17.26美元/桶,布伦特为25.28美元/桶,这才是交易价格。
了解了真实交易价格后,再结合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来分析,当国际原油介于40-130美元之间时,只要出现波动且一个周期内波动幅度超过50元/吨时,国内成品油跟随调整价格。但是目前国际原油介于40美元下方,无论其价格走势如何变化,只要不超过40美元警戒线,国内成品油则不会出现任何波动,这就是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格维持现有水平一直不变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国内一些中小油企现在卖的汽柴油存货,都是在疫情之前的进货,成本高,如果成品油再降价,国内大批中小油企就面临亏本甚至倒闭的风险,这一方面政策上早有考虑。理论上,国际原油短期内不会跌的太难看的,在10-30美元区间的不停波动少不了,而鉴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未来也不排除原油继续下行的可能,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上不会再发生什么变化,也不会下降了。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国内政策方面的考虑,会否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之前网传各地部分加油站出现汽柴油2元左右的降幅,应该是局部行为。下一步国内油价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了。
原油也不可能不要钱,最少还有一个开采成本、储存成本,运输成本,加工成本。所以即使原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变成怎样,但是汽油和柴油还是需要花费油钱才能跑起来。另外最少,现在国际油价的变动同我们在国内加油站油价格暂时脱离了关联。
1.原油虽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礼物,但是最后能被人类使用,还是需要花费很多成本的。我们要清楚原油的最终价格,并不是由其成本决定的,而是由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这是一个很不同的概念。最近国际针对原油的需求量下降非常大,而原油供给相对还是那么多。这就造就生产出来的原油都没有地方储存了。所以才出现了俄塞俄州的原油期货,价格出现了负数。
2.原油如果运回需求国,进行二次储存加工和成品运输销售,这每个环节都还是要花费成本的。所以即使原油价格出现负值,在全球的汽油价格也不会出现免费。现在美国可能每加仑汽油价格已经下降到大约人民币1.6元左右,那真的是比水还便宜啊。而我国为什么还在5元以上呢?这是因为我国的汽油价格管理体系是在原油60~70美金时制定的。
3.我国是原油进口国,不是我国也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所以对石油的管理一定要定出一整套规则。最后发改委定出的成品油调整价格机制就是:以40美元为下限,油价往下不再调整,而上限将同国际原油价格同比调整,随行就市。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低于四十美元,那么之间的差额将作为额外利润,由发改委收回,交付国库统筹使用。任何石油炼化企业都赚不到40美元以下的利润的。
4.国际原油价格如果在40美元每桶,其实油价也可能只有3块多,但为什么现在还是在5块多呢?这是因为在消费税改革之后,在成品油品上增加了大量的各项税收和费用,大约比例在30%~40%之间。如果扣除这些税费附加,那么我国油价也会到3块多。大家现在明白了,近几年为什么海上石油走私越来越多,原因就是想赚取这块税费差价。
5.所以我们可以总体计算一下,目前成品油五元多的价格构成,其中可能由两元多由发改委统一收取,交付国库,又其中大约有一元多作为各项税收和费用,由相关部门收取。剩下的才是三桶油等炼化企业和销售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6.未来有没有可能会继续下调成品油价格呢?如果从刺激内需角度,那有可能会继续下调。但是无论如何,现在低油价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有着莫大好处的。不论三桶油是否盈利和亏损,但是低油价会整体促进我国的cpI下降,会整体促进我国的各项工业产成品成本降低,有利于加大出口竞争实力。
总体来说:低油价时代,也是疫情过后送给我国的一件大礼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时如果还能降低一些国内成品油价,那么对于有车家庭也算是一件幸事啊。
最近的国际原油,绝对是一个大的热点,每日新闻中,必然提到。本人在头条号上,连续写了三篇相关的文章,这也是我注册头条号以来的首次。
说到国际原油,现在说的最多是美国WTI原油期货,它的价格真的是太低了,甚至出现了负值。
面对这样的低油价,国内的油价为什么还是五元多一升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油价形成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就不会再调价了。40美元是成品油下调的地板价,那五元多一升正好对应这个地板价,所以油价不会下调了。
不过,我们去加油站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加油站会采取促销等手段变相降价。
除了最主要的原因之外,影响油价的,还有几个附属因素。
第一,现在供给的成品油是使用过去高价原油生产的,国际低油价原油还没有用于成品油的生产。
第二,现在国际油价低,但原油的仓储、运输等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有媒体说,过去运油船一天是四万多美元,但现在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美元,价格上涨了五倍。
后端成本的增加,也会支撑成品油油价的。
国内油价5-6元已经是低价的极限了,很难再降低了。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主要由我国原油开采成本、石油定价方法和石油价格构成所决定
1.国内石油开采成本较高。由于石油基地的地质构造与其他产油国不同,国内石油开采成本比国外要,比如,沙特和伊朗开采一桶原油平均花不到10美元,而我国同样开采一桶原油需要花近30美元。尽管我国的原油主要由进口而来,占70%,但国内开采的石油也占了大约30%的份额。中石油和中石化售卖的汽油和柴油既有进口原油加工生产的,也有国内原油加工生产的,综合起来国内汽油和柴油的价格成本还是高于国外的。
2.国内的汽油柴油价格实行地板价。根据国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 美元(含)时,国内成品油(汽油和柴油)的价格按原油价格每桶40 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得出。简单的说就是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原油价格不再降了,就按照最低40美元一桶的成本计算,这也叫地板价,不能再低了,汽油、柴油是由原油加工而成的,所以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基本上不会再降了。
3.税费占汽油、柴油价格的近五成。以国内售卖的国VI92#汽油为例,5.5元价格的48.15%都是各种税费,这些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税费、成品油增值税、地方教育附加费、成品油消费税和其他税费,这些税费有些是税收,有些属于公益性收费,比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是用于国家教育支出的,城市维护建设费适用于城市建设的。另外5.5元的价格里面还包括汽柴油生产企业的加工成本和利润、贸易商和加油站的运输成本和利润等。其实原油成本只占不到30%,即使原油成本降到0,汽油、柴油价格还是会有其他成本的。
另外国家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国内石油市场的稳定也不会让石油价格有较大降低和变动。所以即使国际油价降到0,汽油、柴油的价格仍会维持一定的数额,这个数额大概就是5块多。
国际原油暴跌跟我们国内成品油有关系吗?正因为国际原油暴跌跟国内成品油没有关系,国际原油即使出现负值,国内成品油价依旧是5元多每升,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1)国际原油跟国内成品油是不接轨的,也就是属于脱轨状态;国际原油涨,跟我有影响,必然会跟涨;国际原油跌,跟我没影响,固定不下跌;所以国际原油与国内成品油是脱轨的,尽管国际原油免费送,甚至倒贴钱国内成品油依旧保持现价。
(2)国内成品油已经达到跌板价了,就是国际原油跌到40美元之下,国内成品油不跟国际原油进行调整,即使国际原油跌到-10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也是按照40美元来计价,雷打不动的油价。
(3)运输成本大幅提高了,随着全球疫情影响,很多国家都受到巨影响,很多国家都关闭了进出口通道。正因为疫情的影响,油的运输成本大幅提升,以往运输大约4万美元,而现在直接飙升到20多万美元,直接造成油价提高;
(4)国内成品油税重,国内成品油即使免费送,国内成品油也是不低的,比如说消费税,增值税等,这些税的提高,直接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高。
(5)主要就是油桶太贵了,国内一直都是油桶太贵了,炼油成本和材料都是在提高,随着各方面提高了,自然油价也是不便宜的。
综合以上这5大原因,这5点就是国际原油尽管暴跌,国内成品油都是在5元多,不会跟随国际原油下跌的,国内成品油现在是雷打不动的价格了。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国际油价暴跌,甚至期货合约价格出现了负值,达到-37.63美元/桶。此时,国内车主可就不乐意了,为何国际油价跌为负数了,可自己加油还得5元多啊!
其实,这一切的原因,核心就两个字——“制度”,也是我常说的“游戏”规则!
2016年初,国际油价也曾一度跌到20多美元。而恰恰在那个时候,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做出了调整,增加了“价格保护机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
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且“十个工作日一调整”;
设定“保底价”和“限高价”。出于保护国内石油产业和消费者的原因,一旦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或高于130美元)时,国内油价便按保护价单独计算,与国际油价脱轨。
国际油价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如实调整。
2020年,国际油价再一次跌破40美元大关,甚至一度还跌至20美元以下。此时,触发了价格保护机制,国内油价一直维持在5元多不变!
这个就是国内油价一直不下调、也没法下调的原因所在,因为“游戏规则”,就是这么制定的!
机制本身并没有错,但可以不断完善、改进和调整
这个问题,我们不去深入探讨!2016年,谁能想到2020年,国际油价会“跌成狗”呢,还长期保持低位。就如中行原油宝设计之初,那些“专家”不可能会料想到,有一天期货合约价格还能跌为负数!这些都是人力难以预知的!
不过,成品油调价机制,是否也应该随市场变化而做出一些调整呢!比如,保护价格由40美元调低至35美元、30美元,缩短调价周期至5个工作日。这样一来,既能适当保护国内石油产业,也能兼顾一些车主的利益,同时也让国内油价与国际更同步!
总之,国际油价≠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这两者之间除了加工链条、运输销售成本之外,还有一个制度的约束呢!相比于国际油价而言,我们不一直都是“就高不就低”的么!
油价贵了不好,便宜了不好,再便宜中石油要亏钱了,但为什么国际原油都几乎不要钱了,桶比油还贵了,国内油价还是5、6元/升?这要从国际油价为什么这么便宜说起。
众所周知美国的轻质原油期货跌到了-37.63美元,这是破天荒一次大跌,也是史无前例的下跌让油比纸还便宜的时刻,也是这次大跌引发了国内原油投资者巨亏的情况出现,300多亿的资金从国内飘向了外国人手里。
但原油既然都跌到负值了,为什么国内的原油还是这么贵?
第一、机制与规则,国内成品油难跌,机制与规则,国际油价跌到负值。
先说说美国芝商所这次的原油跌到负值原因,美国芝商所当时说原油需求太低迷了,市场上交易的原油价格反映不了原油当下的现状,需要修改下交易规则,改到负值吧,那就是原油可以下跌无下限,跌破0之后可以跌-100%甚至跌到-200%就看规则怎么设定。
规则设定后还开始给旗下的会员单位测试,从4月5日生效负油价到4月15日会员单位测试后经历了15天,然后还有5天的适应期,最后在万无一失下20日当天晚上原油跌破负值,这就是机制与规则,美国芝商所修改了规则,然后它们可以控制油价的涨跌。
而国内油价为何还是这么贵?成品油有价格调控设置上下限,今年我们已经四次搁浅了,预计后面搁浅的次数会比较多,就是现在的成品油不会因为国际原油低出现上调和下调的情况,之所以不调整就是价格调控设置时规定当国际原油跌到了每桶4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是不下调的,今天国际油价才17美元,很显然在不下调的规定内。
不过当时也规定当国际原油涨到了每桶13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是不上调的,很明显,国际油价都跌到负值了,国内成品油可以不下调,就这样一直维持在5、6升左右,这是机制与规则的制定,让国内油价没有变化。
那后面国内油价会如何?
国际原油只要不站上40美元上方,国内油价是没有上调的理由,按照调控下限规定,低于40美元就触发了该价格不再调整或者根据情况可能有调整,那国际油价因为此次事件后预计很长时间会在低位徘徊,这几天仅仅在15-20美元波动,距离40美元还是相当遥远的,加上现在供需完全失衡,国际油价很难有一直上涨的理由,国内油价也不会持续上升,受到机制保护不调整的次数会比较多。
因此,现在国际原油价格跌到负值了,几乎是不要钱了,连桶都比油贵了,但是国内的油价还是保持常态,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油价价格调控设置在起作用,让国内成品油不能无下限的便宜下去,一旦国际油价再度回到40美元,国内的油价就会开始继续上调,还是好好的享受现在的低油价吧。
10涨1跌的油价开始下跌,92号汽油的“6元时代”,还能回来吗?
去年92号汽油在“6元时代”时,国际原油价格在60-70美元每桶,现在的价格几乎上涨一倍。这几天有所下调,但仍在105美元/每桶。目前的国际局势,想让原油价格回到70左右非常困难,除非俄乌战争结束,取消对俄制裁,这在当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国际原油的产能也几乎达到了顶点,美国总统拜登7月出访中东地区,想督促沙特和阿联酋增加产能,恐怕难以实现。让委内瑞拉和伊朗重回国际石油市场,美国又心有不甘。所以92号汽油重回“6元时代”不可能实现。
但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起,并不意味着我们采购的原油价格都是那么高,比如采购俄罗斯原油价格肯定打折,国内油田也会大幅盈利,今年“几桶油”的利润会大幅提升。如果国家能减少成品油中的附加税费,“几桶油”让一些利,我们国家的成品油还是有下调的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