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宁愿拒绝欧洲的150亿美元贷款,也要发展导弹技术,你怎么看?
美国对伊朗经济的严厉制裁,让伊朗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伊朗要求欧洲国家提供150亿美元贷款,来换取伊朗遵守伊核协议,伊朗为了确保经济不崩溃,伊朗可以暂时放弃核武器计划,以争取欧洲的资金援助。
但法国希望欧洲提供伊朗150亿美元贷款后,要求伊朗既要遵守伊核协议,还要放弃导弹研发计划,遭到了伊朗的断然拒绝,伊朗冻结核武器计划是伊朗最大的让步,伊朗怎么可能再放弃导弹研发,如果伊朗放弃导弹研发,形同自捆双手,任由美国宰割。
伊朗和美国的冲突是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冲突,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调和,美伊最终必有一战,伊朗不加强扩大军事力量的投入,一旦美伊战争爆发,伊朗只有束手待毙。
伊拉克利比亚就是伊朗最好的镜子,也是伊朗必须走独立自主发展军事力量的反面教材,伊拉克也曾号称中东霸主,是中东军事强国,但在美国军事力量的碾压蹂躏下,毫无还手之力。
这就是因为伊拉克没有独立自主的军备力量,军事武器受制于人,爆发战争,只有被宰割凌辱的份,还哪有什么中东军事强国的影子,中东军事强国伊拉克在美国眼里只是一推废铁。
伊朗军事科技的逆向工程是有相当实力的,在独立发展军事力量上,伊朗正砥砺前行,现在伊朗在逆向工程的新课题上就是公关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对于伊朗的军事研发实力,美国是最着急的,美国不遗余力的阻止伊朗核计划,就是忌惮伊朗军事科技的研发能力,如果不对伊朗核计划围追堵截,伊朗拥有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
9月5日,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参加印度洋环境协会第3次会议时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不是靠金钱就能买到的。”
由此可见伊朗政府对于自力更生有着十分清醒的认知。
法国向伊朗提供150亿美元的目的,是为了换取伊朗遵守《伊核协议》不退出,而且还附加了一些对伊朗导弹问题的限制。现在之所以美国与以色列在伊朗问题上有所忌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伊朗拥有可以覆盖到欧洲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一定基础的核研究设施。如果伊朗妥协,等于自断经脉,给自己挖坑。
伊朗曾经吃过跟西方妥协的亏,不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拉桑夫贾尼、哈塔米时期,还是21世纪初的内贾德时期,欧洲在对伊合作领域始终是起起伏伏,欧洲企业在伊投资也是随着政治因素而变得极其不稳定。以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制裁为例,在当年120家德国企业就被迫全部撤离了伊朗市场,而法国的道达尔、雷诺等公司也不得不因畏惧制裁而撤离。
欧洲企业的撤离,给伊朗的航空、铁路、汽车、钢铁、能源、金融等领域留下了一大堆乱摊子,这并不是150亿美元就能了结的,因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制裁问题,伊欧谈判就没有基础。
而伊朗在签署“伊核协议”后,原本的核能发展被遏制,转而发展弹道导弹作为战略武器,在3年时间当中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有过多次打击成功的战果,这对于以色列与美国在中东基地是极大的战略威慑,美国退出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伊朗发展远程导弹。
150亿美元的贷款可以改善伊朗的经济困难,但不会解决美国的经济制裁问题。
而导弹技术的突破却可以有效的保卫国家利益,让美国为首的反伊朗集团不敢越雷池半步。
伊朗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是有利也有弊,但既然伊朗已经选择了拒绝150亿美元贷款,继续发展核武器,那他们就应该坚持下去,小心翼翼的维持海湾地区的和平。
150亿美元贷款的由来
欧洲国家对于伊朗核问题与此次波斯湾危机的立场非常明确。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条内容:
第一,不管美国有没有退出2015年伊核协议,伊朗都应该继续遵守核协议。欧洲会在伊朗遵守协议的前提下为之提供援助,并斡旋局势,保障伊朗的安全利益。
第二,欧洲国家和俄罗斯一样不愿意看到海湾地区发生战争和对峙,这有可能导致油价波动,军备竞赛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而伊朗一直强调,自己遭到了美国的经济制裁,需要弥补这部分损失。由于美国取消了伊朗的石油出口豁免权,导致伊朗的经济命脉受到了重创,因此伊朗急需得到欧洲和俄罗斯的援助。伊朗副外长阿巴斯.阿拉基奇曾在9月3日表示,他希望欧洲国家提供150亿美元贷款作为预付的石油款项,缓解伊朗的经济危机,否则伊朗会完全退出核协议。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9月4日随即表示,愿意提供这笔贷款,但他要求伊朗不要刺激美国,进一步发展导弹计划。因为这会让美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制裁伊朗。
导弹的重要性
对于伊朗来说,他们一直是一个被西方世界孤立在外地国度。从1979年霍梅尼革命以来,伊朗一直受到了来自美国,以色列,海湾国家的安全挑战,战争的威胁时刻笼罩在德黑兰的头上。加上伊朗需要对周边地区输出革命,这就导致伊朗必须要自力更生,建立强大的军队,实现国防现代化。由于受到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伊朗很难从外界获得先进武器。
而伊朗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坦克,飞机,装甲车这些东西比不上他的对手。只能集中力量发展导弹技术。通过发展导弹技术,伊朗可以向他的盟友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等武装出口火箭弹,还可以抵御西方的威胁。
如果美国人派出军舰,伊朗可以用导弹。如果美国人敢发动空袭,伊朗可以用防空导弹,如果美国人出动地面部队,大量的反坦克导弹和威力巨大的地地导弹会让敌人三思而后行。此外,发展弹道导弹技术还可以让远在天边的沙特,以色列和美国担心他们的军事基地和国土安全,这也是伊朗实施战略威慑的手段。
因此,伊朗根本不可能放弃发展导弹技术,导弹是伊朗的王牌,也是伊朗看家护院的法宝。150亿美元的贷款买不来保家卫国的利器,因此伊朗拒绝了欧洲国家的提议。
这是法国总统马龙提出的建议,那为什么伊朗宁愿放弃150亿美元的欧洲贷款,也要发展导弹技术呢?
讲真,和国家安全相比,区区150亿美元的贷款真的不算什么,伊朗拥有8000万人口,150亿美元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不过只有100多块钱而已。
当然欧洲各国愿意提供给伊朗150亿美元的贷款,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公德心有多高,也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伊朗目前在导弹技术上算是中东地区比较强的,可能除了以色列,就属他的技术好了。
(伊朗导弹)
这都是美国人逼的,本来以前伊朗在自主的导弹研发上水平并不高,不仅导弹水平不高,武器的自主生产能力也很弱,大量的武器装备都要从国外采购。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国对伊朗进行了武器禁运,后来他的主要供应商就变成了苏联,也从我们这里买了不少装备,例如两伊战争的时候伊朗就从国外进口了大量武器,并为此付出了成百上千亿美元。
(伊朗空军的F-14战机,为两伊战争期间少数可以压制伊拉克空军的战机)
众所周知,武器产业利润极高,售价也不菲。伊朗本来就穷,经过两伊战争一折腾就更穷了。
说实话,如果当时伊朗有比较完备的武器工业不仅能保证正常和伊拉克交战,也可以避免财政遭到巨大的压力。
如此,两伊战争伊朗很可能会取得非常大的优势,甚至打败伊拉克。
所以,伊朗早早的就发现,没有自主完备的军事工业在国家安全上是没有保障的。
直入主题,拿150亿美元的贷款可以去换取一份伊核协议,但绝不会让伊朗放弃发展远程导弹,伊朗很清楚,绝不会放弃这一张底牌。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150亿美元的贷款对于当前的伊朗来说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伊核协议现在对于伊朗来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用150亿美元贷款换取遵守伊核协议,更能向国际社会释放一个信号:伊朗并不向发展核武器。但是涉及到发展远程导弹作为交换条件时,伊朗就是另外一种痛快了---直接拒绝。
这在情理之中;说实话,当前要是没有远程导弹这款杀手锏武器我在手中,伊朗的常规军力远不如海湾战争前期的伊拉克的军力;海湾战争中,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残了伊拉克,换而言之,美国颠覆伊朗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是,现在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个远程导弹上。伊朗拥有数量不少的各类中近程弹道导弹,其中有部分型号射程达到3000公里以上。从军事地理角度来看,在伊朗境内任何一点发射弹道导弹,其打击半径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中东地区,当然包括最为棘手的以色列。
以色列一直是中东乱局中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虽然当前犹太民族与部分阿拉伯国家表面上表现的还算和谐,但只要中东战事一起,以色列就成为各方打击的首选目标;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都有攻击以色列的先例,意图拖以色列下水;当然这一招伊朗自然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放弃掉。
其手中引以为豪的各类弹道导弹就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核心武器。伊朗人很清楚这一点,以色列和美国自然也明白的很。虽然有西方舆论宣称爱国者曾经高概率拦截伊拉克发射的弹道导弹,实战经验也相对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今日的伊朗导弹技术绝非20年前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可比。
经过前段时间美伊之间的拉锯战,一度双方剑拔弩张,但最终都保持了最大克制。从这次的博弈中,伊朗充分认识到导弹技术这张底牌对于伊朗的重要性;因此,西方国家意图通过贷款的方式来遏制伊朗导弹技术发展。
显然,伊朗很清楚单凭这150亿美元的贷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朗的困境,对于欧美的经济封锁不会有太大助益;故而,伊朗绝不会自己砍掉自己的右臂,发展导弹技术成为伊朗今后在中东博弈的重要支撑。
1,这是贷款,不是白给你的!
欧洲这次提议向伊朗提供贷款,是有抵押的,抵押的是伊朗未来的石油收入。这就是一个透支额度,你可以借钱,但这钱你要还。即便这次贷款成功,也不过是相当于现在伊朗政府能借到钱,未来,在石油收入中,伊朗政府也需要拿出钱去还债。而且以欧洲的政策,利息也不会少。这对于伊朗而言,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
2,伊朗使用这笔钱,是有各种限制的。
这种贷款,尤其是以欧洲人矫情的性格,那是必须专款专用,而且有各种限制。这个钱是用来修路,是用来买粮食还是用来建医院......都得在贷款条约里定清楚,而且欧洲人要监督。还有,比如说这比钱借给你修路,但是,还得再加个条件,你必须雇欧洲的建筑公司去修这路,必须买欧洲的建筑设备去修路,买粮食、药品也得找欧洲公司,所以最后很可能是伊朗根本就没见到这笔钱。
所以,在先前的谈判中,伊朗官员也说了:在争取使用贷款的自由......
3,专款专用,这笔钱更不是白给伊朗领导人的。
上面也说了,贷款肯定是专款专用,是修桥还是铺路,是买米还是买面......这都得在条约里定好。这钱不能直接流进伊朗领导人自己的腰包。而对于领导人而言,没有这笔钱发展民生,老百姓过的苦一点,完全可以忍。
如果说马克龙拿着这笔钱直接给哈梅内伊:大哥,这钱拿着,给你的,爱咋花咋花。估计现在伊朗核设施都拆完了,何况区区几枚导弹。
然后咱们再回到上面说的,这笔贷款是拿伊朗的石油收入做抵押。
欧洲的贷款流不到伊朗领导人的手里,但伊朗自己的石油收入可是完全归领导人掌握。所以对于伊朗领导人来讲,绝对这是一件赔本买卖。欧洲贷款花到民间了,但要拿老子手里的真金白银去还,不划算、不划算。
综上3点,这笔贷款对伊朗领导人而言,吸引力非常小。
然后还有一点,这笔贷款欧洲人也说了:需要美国的同意。
而美国能同意,那估计是出了鬼了。
热刺贷款总额马上会增加到5亿英镑,成为欧洲负债最多的俱乐部,为什么欧足联不惩罚它?
原因很简单,因为热刺贷款5亿英镑主要用于修建球场,而欧足联推行的财政公平法案,并不将俱乐部在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含在内。
实际上欧足联推行的财政公平法案(FFP),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但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欧洲俱乐部达到收支平衡,减少俱乐部赤字。说白了,俱乐部通过转会市场、赞助商、球票、衍生品等渠道赚了多少钱,就可以花多少钱。这也是为了保证欧洲足球俱乐部可持续发展,减少盲目烧钱的举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FFP实际上是非常细致的,普通球迷可能并不了解。比如,如果某球队以5000万欧元购买了一名球员,但合同规定分期5年付款,每年向对方俱乐部支付1000万欧元。那么这支球队本赛季的支出就不是5000万欧元,而是1000万欧元。
再比如,欧足联每年审核的并不是上个赛季俱乐部的财政,而是上上赛季。这样的好处是给俱乐部一个缓冲期,让俱乐部可以在缓冲期内尽量做到收支平衡,而不是在单个赛季就实现平衡。
最后,FFP主要看重的还是俱乐部未来的收支趋势,是俱乐部商业操作、商业规划领域的靠谱程度和可信性。以AC米兰为例,之前李勇鸿作为老板时,FFP要重罚AC米兰俱乐部,真实原因是他们并不认可李勇鸿提供的商业规划蓝图。按照这份规划,AC米兰每年可以在中国市场赚取上千万欧元,而实际上2017-2018赛季AC米兰在中国市场只赚了60万欧元。随着李勇鸿被美国资本取代,欧足联已经不准备处罚AC米兰了,因为美国资本的一系列操作比李勇鸿更靠谱、更具有说服性。
具体到为什么欧足联没有因为热刺贷款5亿欧元而处罚热刺,是因为他们鼓励俱乐部进行基础建设和球场建设,这部分支出不会被计入FFP的考核范围。所以,俱乐部可以放心大胆借钱修球场,只要还得起就可以,而不需要担心欧足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