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五万亿美元经济体,印度在说大话吗?
印度2018GDP2.73万亿美元,就按10%得增速,2019年3万亿,2020年3.3万亿,2021年3.7万亿,2021年4.1万亿,2022年4.5万亿,2023年应该差不多有5万亿。但是需要保持10%的增速才行。
印度总理莫迪明显是在扯谎,根本不可能在2024年实现GDP总量到5万亿美元的“宏伟目标”! 非常明显,所谓在5年以后印度成为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是印度总理莫迪为了选举编造的大话!成功连任以后,莫迪也只能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即使是谎言,也要继续自欺欺人!
2018年,印度的GDP总量为2.726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即使印度连续5年保持7%的增长率,其经济总量到了2024年也不过是4万亿美元的规模。更可况,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印度很难继续保持5年7%的高经济增长率。2018年,印度出现了严重的失业问题,1100万印度人失去了工作。由此可见,印度经济出现了问题。
8月中旬,美国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出现了倒挂。也就是说,2年期国债的利率反而超过了10年期国债的利率。这意味着,美国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经济危机。一旦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全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印度难道能够独善其身?莫迪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人物,难道不了解世界大势,为何定出5万亿美元经济体如此不负责任的目标?
一切为了选举,一切为了权力!印度的文盲率非常高,以至于很多人将各政党的标志画在胳膊上,然后去投票。而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是一个主打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党,为了选举胜利,当然敢做出种种不负责任的竞选纲领。等到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大获全胜, 自然要为曾经吹过的牛负责任。即使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也要继续把谎言维持下去。
所以,以印度的潜力,早晚有一天能够成为GDP总量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但是在2024年就成为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确实非常的夸张。但是以印度的体制,为了竞选成功,政客们什么样的承诺都敢于随口扯出来!趣谈认为,除非印度修改卢比与美元汇率。否则,真的难以实现这么夸张的目标。
欢迎留言,你认为印度经济总量能够在2024年达到5万亿美元吗?
如以十年为期,印度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是有可能的。印度现在的GDP是2.7万亿,十年以内翻一翻,还是有希望的。但它得努力,像今年头两个季度的增速才5%,那十年内也成不了5万亿美元经济体!
呵呵,这回莫迪总理“务实”“理性”了不少啊!要知道当年他上台的时候可是豪言要在2020年将印度建成GDP20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体,要在2025年将印度建成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让“印度制造”彻底取代“中国制造”的,所以说,这回莫迪总理说要在2024年将印度建成GDP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可谓是“务实”“理性”多了。
但这么“务实”“理性”的目标能实现吗?除非出现奇迹,要不然真实现不了。
去年印度的GDP才2.7万亿美元多一点,从今年算起到2024年共5年时间,想要达到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要增长13%才行。从现实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啦,要是印度“开挂”一点也许能糊弄过去。因为在不同的国家,GDP的统计方法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在欧洲的某些国家,他们是将黄、赌、毒也算入GDP统计范围之内的。而美国呢,则将老百姓自己买的房子再估算出一个租金——哪怕这房子并没有租出去——再将这部分收益纳入GDP的统计之内。而这房子评估租金这一块,竟然占了美国GDP的10%。印度则更搞笑。为了能在GDP增速上赶上中国,连屎尿都不放过。据德国媒体称,印度不仅将人畜的粪便以每吨0.5美元的价格以肥料的名义纳入GDP的统计之内,还打算向世界销售牛尿饮料,相信这又能增加不少的GDP。这种“充满味道”的统计大法确实令我们甘拜下风。
而在我国,纳入GDP统计的企业门坎却很高。以专业术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指的就是年销售额(不含税)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按照这一指标,数以亿计的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农民都直接被排除在外了。所以,我国的GDP是被严重低估了的。而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据世界银行称,我国早在2012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世界第一了。
假设印度再大胆“开挂”,学欧洲某些国家将黄赌毒算入GDP统计范围之内,学美国将空房子也算个租金算入GDP统计范围之内,估计到2024年让印度的GDP达到5万亿美元问题不大。
不是说大话,以印度现在的发展程度达到5万亿美元的GDP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当然这需要在印度的政体稳定的时候。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其有巨大的人口消费市场。这些市场客观上就会给印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内需要求。现在印度大概是2万多美元的GDP。它现在基本上是以7%的增长率发展的。假以时日它一定会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到达5万美元GDP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印度吹过的牛还少吗,但真正实现的有几个?且不说印度能否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莫迪提出这个目标的背景是在今年5月份,当时正值大选时期,显然他这么说不过是为了拉选票,而近日再次提及,只不过是成功连任以后,莫迪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求,反正到时候实现与否都无所谓,最后也可以不了了之。
五年后(即到2024年)印度GDP要达到5万亿美元,需要具备怎样的增速?2018年印度GDP是2.726万亿美元,如果到2024年达到5万亿美元,即意味着未来六年(包括2019年在内)印度GDP要增长83.1%,每年年均增速需要达到11%,放眼全球,能够找到增速超过10%的屈指可数,而连续6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现在基本没有,过去只有亚洲四小龙、日本、中国曾经做到过。印度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其经济增速也只有7%~8%,当今世界经济局势错综复杂,印度经济基本不可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
当然,也不是不可能实现,鉴于莫迪政府的“注水”历史,2024年实现5万亿美元GDP规模还真说不定。莫迪第一任期短短几年,就两次修改GDP统计方法,人为的提高GDP增速不说,甚至还把牛粪、羊粪等都计入GDP,数据是好看了,但说得简单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当然,莫迪提出这个目标也无可厚非,这既是政治需要也能够鼓舞人心,但最后往往被打脸。
之前我就算过了,按照目前的规模和速度,印度想要达到五万亿美元还是一些有希望,或者说在他们看来有希望的目标,大约需要达到年均增长率为9%。
这样的增长率的确很困难,但是也不是完全达不到的,中国在40年的改革开放年间,年均增速高达9.6%,目前来看,稍微大一点的经济体,还没有超过9%的。2019年二季度也降低到5.8%的水平。
就总体局势来看,个人认为印度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1 印度过去就从没达到过超过10%的增长速度
印度过去50年,最高增长速度来源于1988年的9.61%,近20年来最高为2010年的8.5%。且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2 印度内部问题很复杂
凡是快速增长的内部都比较稳定,但是印度内部民族问题,种族问题,地区问题等等,都是内部的大问题。
3 民主制度
印度的制度在追赶的时候优势不是很明显,因为讨论总是会减少执行的效率。另外,土地私有制也是大问题。
4 外部
外部印巴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而且最近克什米尔问题很严重。
根本来说,印度内部问题没有解决,统一市场没有形成,想要达到9%的增速很困难。再加上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势必对全球总环境造成影响,印度也不能够例外。
近日在印度的73个全国独立日讲话上,印度总理莫迪称,在未来的五年计划中,把印度打造成一个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并不是说大话,而且还有五年的创造时间,老牛认为印度在五年内要达到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印度已经达到3万多亿美元的规模,所以在今后5年的时间里达到总量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不成问题。不过印度以往的历史达到2万亿美元的体量用了七十年时间。不过现在印度的发展处在一个较高速的模式,新的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所以五年时间内再增加1万多亿美元的体量完全是可以的。
印度是个新兴市场,你看咱们的很多产业已开始去印度占领市场了,像手机产业。只要印度政府继续开放市场,保证公正,保证国内稳定,很多企业都愿意去印度,因为印度有超过我们的巨大人口红利,而且工价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资本企业完全可以在印度边生产,一一边在印度就地销售,卖给当地人。而且印度在航空领域,高科技产业也突飞猛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万亿美元与我们十三十四亿美元,与美国的20万亿美元的总量相比是大巫见小巫了,印度走的一些路也可能是美国与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所以就会有经验的借鉴,轻车熟路,在今后发展就会很快是理所当然的。
欢迎关注。 点赞 评论
2020东南亚国家经济排名?
据世界银行统计的2020年东南亚地区GDP总量数据排名,印尼(16)、泰国(24)、菲律宾(33)、新加坡(36)、马来西亚(37)和越南(42)是东南亚地区前六大主要经济体。这几大经济体的表现可视作地区经济的“晴雨表”。
从近期披露的一季度经济数据看,各经济体的经济情况总体良好。
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那为什么一些旅游vlog和报道中的印度看起来总是那么落后?
一眨眼之间,印度就坐飞机在超过了法英之后,又赶超了德日,坐上了全球GDP第三把交椅,真是跨越式发展。
不过什么时候印度又改变了计算方式,记得前几年印度不甘落后,莫迪总理一夜间改变了GDP的计算方式,GDP提升了几个点百分点,总算擢升坐上了第五把交椅。如今又有人钗钗不平,再度帮印度增加GDP,迅速超越德国和日本,百尺杆头更进两步,佩服,佩服。
2019年美国经济总量为21.34万亿美元,中国14.22万亿美元,日本5.18万亿美元,德国3.96万亿美元,印度2.97万亿美元。请问印度是否隐满数字还是怕“露富”?又打回了原形。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既然很多人亲眼看到的,和新闻里播出的印度就是那个样子,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耳朵里听到的印度是第三大经济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计算出来的,而且指标就是一个~印度特色的GDP,一定会有不少人感叹:数字害死人。更有人望着印度人衣衫褴褛的照片,和泛着白色泡沫肮脏无比的印度母亲河恒河,不停地摇头:装蒜为了谁,何必?
是的,对于普通印度人而言,世界经济排位有意义吗?总不如红萝卜葱头免费吃更有吸引力。我们不由得想起另一个与印度有关的大新闻:联合国刚刚给印度政府颁发的一个环保大奖,表彰莫迪政府竟然在几年内,建了一亿个旱厕,成为世界奇迹。
由此看来,世界排名是政治家为之奋斗的东西,它可以证明自己的执政能力,更可以给印度穿上一件虎皮,既增加国际吸引力,又可以恐吓周围的邻居。
但纸老虎终究不是真老虎,加勒万河谷我军一顿棍棒,竟然让”威武不可一世”的印度山地师丢盔卸甲现了原型,而一向温顺的尼泊尔也敢于画一个圈圈,若无其事地收回三百多平方公里被印度蚕食的土地。
印度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竟然被名不见经传得尼泊尔”欺负”,看似不可思议,但揭示一个真相:印度的强大是造假造出来的,除了欺骗自己人,除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就是个缺钙的没用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印度政府通过GDP造假,硬生生把自己拔高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美国及西方国家怎么会不知道?既然知道了为何不揭露?明明知道造假,为何还假戏真做,一起继续吹捧印度在创造经济奇迹?
我们认为对于美国及西方人的做法,最该警惕和反省的应该是莫迪: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印度经济的真相,你心里最清楚。
我们奉送一句话:强大是装不出来,也是算不出来的,只有孙子才是装出来的。
如果说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那么这应该是统计方法造成的,现在世界公认的GDP排名,是世界银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现价汇率换算成美元GDP来比较的,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GDP为2.8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相当于中国的1/5、美国的1/7左右,与第三的日本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短时间内超过日本可能性不大。
而且印度印度就这个GDP数据可能还存在很大水分,因为这是通过修改GDP统计方法,把牛粪、羊粪、灰色经济等计入GDP才有的。
即便是这个数据,在印度13多亿人口当中,人均GDP也只是2000美元左右,这个水平即使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也是比较靠后的,所以说印度看起来落后并没有太大问题,大家可以从网上搜索到关于印度现状的大量图片,拿来对比就知道印度发达与否了,这里不展开讨论。
而关于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问题,这主要是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算GDP,2018印度购买力平价高GDP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中国的2/5。
但是,购买力平价GDP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个数据并没有得到各国的认可,因此以此来得出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显然是高估太多了。按照常规回来换算不到3万亿美元GDP,而按照购买力。平价就超过10万亿,提升了近4倍,幅度之大可谓冠绝全球,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莫迪上台后
大搞经济突进式运动
为了让GDP亮丽点
费尽心机
就连牛粪猪粪均折算成GDP数
各种招数
接连不断
GDP比过去精彩不少
花了吃奶的力气
GDP跃入世界第五
而中国GDP已是印度GDP的五倍
两国高下立见
故,看清事实
再发高论
#凌远长著#
印度的经济和恒河水一样,你可以看,但是不能相信它真能治病,更不能喝。
客观来说,印度有进步的地方,而且有些地方很先进。灯红酒绿,西餐厅与法国的一样,精品超市里各国品牌的食品都有,比我们看到的品牌要多得多,英语很旅行,商店很高档,五星级酒店在世界上能说出的品牌在印度都有,有些人的教育程度非常高,写字楼看起来和上海差不多,也有和三亚一样的海滩。但是为什么旅游的人看到的印度都是那么落后呢?原因有二:
话说,谁愿意看一个旅游自媒体发印度的酒店,印度的写字楼?漂亮印度也有西装革履,印度的名车?印度的漂亮的海滩?有些可能这些旅游的人也接触不到,或者根本也没有去。只有发神牛在马路中间躺卧,露天厕所,黑油炸食物,报纸包脆球饼,徒手捏冰棍,这手刚上完厕所,也没手纸,也没有冲水的地方,穿着印度大长袍,看不出颜色,喝恒河水的人,露天洗衣场,混乱的牛摩托人车小吃摊混杂着尘土头顶乱成麻的电线的街道等等。这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印度,所以,要么自已旅游去印度看一下,相互印证,要么,你就只能看到落后的印度。那么,印度是否真如旅游媒体上所说的那样呢?
印度德里香料市场的公厕
印度的某个朝圣
印度街头卖泡菜的
印度街头
印度街头洗澡洗衣服
印度人与牛
莫迪放言,2024年使印度成为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可能性有多大?
可能性不大,不过,莫迪总理这回还是“理性”了不少。要知道当年他上台时可是豪言要在2020年将印度建成GDP20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体,要在2025年将印度建成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让“印度制造”彻底取代“中国制造”的,所以说,这回莫迪总理说要在2024年将印度建成GDP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可谓是“理性”多了。
但这么“理性”的目标能实现吗?除非出现奇迹,要不然实现不了。
去年印度的GDP才2.7万亿美元多一点,从今年算起到2024年共5年时间,想要达到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要增长13%才行。从现实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啦,要是印度“开挂”一点也许能糊弄过去。因为在不同的国家,GDP的统计方法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在欧洲的某些国家,他们是将黄、赌、毒也算入GDP统计范围之内的。而美国呢,则将老百姓自己买的房子再估算出一个租金——哪怕这房子并没有租出去——再将这部分收益纳入GDP的统计之内。而这房子评估租金这一块,竟然占了美国GDP的10%。印度则更搞笑。为了能在GDP增速上赶上中国,连屎尿都不放过。据德国媒体称,印度不仅将人畜的粪便以每吨0.5美元的价格以肥料的名义纳入GDP的统计之内,还打算向世界销售牛尿饮料,相信这又能增加不少的GDP。这种“充满味道”的统计大法确实令我们甘拜下风。而在我国,纳入GDP统计的企业门坎却很高。以专业术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指的就是年销售额(不含税)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按照这一指标,数以亿计的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农民都直接被排除在外了。所以,我国的GDP是被严重低估了的。而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据世界银行称,我国早在2012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世界第一了。假设印度再大胆“开挂”,学欧洲某些国家将黄赌毒算入GDP统计范围之内,学美国将空房子也算个租金算入GDP统计范围之内,估计到2024年让印度的GDP达到5万亿美元问题不大。
我以前在《印度能赶上中国吗?》里就指出,制约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所谓“先进的民主制度”并没有给印度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拖累了印度发展的步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印度实行的是多党制,通过竞选上台,轮流执政。谁要想上台,那就只有讨好选民。可选民的能力毕竟有限,他们绝大多数人只关心眼前的利益,没办法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进行制定。比方说,现在谁都知道,印度人口太多了,必需控制人口增长,否则对国家没什么好处。可哪个政府敢推行计划生育的话,马上就被选下台。这样一来,印度只好看着自己的人口越来越多,心里干着急,却束手无策。
二、正因为各个政党是轮流上台执政的,所以印度很多发展规划和战略往往半途而废。这是因为各个政党的支持者不同,当然推行的政策也不同了。我打个浅显的比方大家就好理解了。比方说某村的村长是通过竞选上台的,每届任期只有10天。A村长上台就号召村民种萝卜,说萝卜好;B村长上台却说青菜好,让村长拔了萝卜种青菜;C村长上台后又号召村民拔了青菜种玉米……,这么个来回折腾,能有收益吗?当然,印度人并没有蠢到这地步,我这么说只不过是为了说明印度政策多变而已。
三、老百姓越愚昧,就越好糊弄。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不会热衷推行全民教育、消除等级观念、种姓制度等等有益于民智开化的政策。对于一些有益于民,但见效慢的政策,各执政党也不热衷推行。因为自己顶多能干两届,害怕“给他人做嫁衣”。
四、无论什么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人获益有人失益,这就为各个政党相互争斗、相互拆台、相互扯皮提供了条件。每个政党都能找到正当的理由,阻挠执政党的政策实施。例如2005年的时候,我国开建武广高铁。印度当年也决心修一条从新德里市区直达机场的高速公路。到现在,10年过去了,武广高铁都通车4年多了,可印度的机场高速还没完成1/3。要知道武广高铁全长一千多公里,印度机场高速还不及它的1/10呢。“印度速度”为什么赶不上“中国速度”?就是因为印度各政党相互争斗、相互拆台、相互扯皮的结果。
再说所谓“印度人口红利”的事。西方和印度学者一再声称,印度拥有十多亿人口,大部分正值壮年,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而在我看来,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红利,而是巨大的负担。
一、中国的十多亿人口能成为红利,是因为中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让他们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人到工厂、企业,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可印度人口文盲率高达50%以上,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粗活、笨活,稍为需要有点技术的活他们都干不了。
二、印度有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尽管名义上已经废除了),人一出生就被分为三六九等。高种姓的人绝不会和低种姓的人在同一单位从事同一种工作的。更头痛的是,印度还有一类人,他们连种姓都没有,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这类人就像瘟神一样,人人避而远之。想让这些“贱民”和有种姓的人在同一单位工作,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了。同一个工种只能招同一个种姓的人。对于小工厂或者小作坊来说,或许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大工厂来说就头痛了:去哪找这么多同一种姓的人啊?更何况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大种姓中还派生出成百上千个亚种姓呢。
三、中国实行了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还可以回乡下种田种地。只要不懒惰,吃饭的问题不难解决。但印度还没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只能租借别人的土地进行耕种。由于耕作方式落后,要交的租税高,很多农民辛勤劳动一年,收入寥寥无几。这严重的打击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可耕种土地面积比中国多,印度土地大多数比中国土地还肥沃,却解决不了印度人吃饭的问题的原因。很多农民涌入城市找工作,可他们大多数又是目不识丁,加上受种姓制度限制,所以他们往往沦为无业游民,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
四、目前拉动印度经济增长的产业主要是旅游业、IT软件业、服务外包业、制药业、影视娱乐业。但这些产业解决不了大规模的就业问题。要解决大规模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惜印度在这两个领域投入比较少,产能有限。
据我所知印度2018年官方公布的GDP总量是2.716万亿美元,现在距离2024年还有5年,按照莫迪先生的设想2024年GDP要达到5万亿美元的话,那么印度在往后5年中平均每年GDP净增加至少要达到4600亿美元才行。也就是说印度在往后5年中必须保持年平均13.1%的经济增长率才能勉强达到莫迪所期望的成绩。按照现在的印度经济发展水平,我个人认为莫迪所制定的这个目标基本上不可能实现。首先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越是经济基数大、经济较发达的经济体,想实现高速经济增长越困难,而印度本身就是经济基数大的国家。第二、根据历史经验,如果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几年都高居10%以上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是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并引发经济危机的。第三、实事求是地说印度有些行业确实发展速度很快,例如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深度极快,但农业和不少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这影响了印度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印度本来拥有数量庞大的青年劳动力群体;而且印度与西方发达国家交往密切,完全可以大量吸引外资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无奈印度的青年劳动力群体中有效劳动力并不多;而且印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基础设施条件很差、许多地方治安形势不好、一些地方官员行政效率低下,如此糟糕的环境哪能吸引来许多外资企业投资呢?
国内发展环境不好,也许鼓励劳动者出国务工是个好办法,因为这些劳动力可以为印度挣回不少侨汇收入啊。但这样也许会造成国家优质人才更多地流失,不利于印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印度如果专心发展经济那还好说。问题是现在印度时不时要与巴基斯坦打一下,而且印度在扩军备战方面投入过多,相应的印度政府在经济投入方面就受影响了。这样的话要实现5万亿美元的目标看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莫迪说,希望到2024年印度总产值将突破5万亿美元,竟然有太多的人认为他是在吹牛。不过,这是人家莫迪比较保守的说法了。以前,莫迪还说过,在他的任期内,印度国内产值将达到20万亿美元。当然,这真的不可能是吹牛,如果莫迪能够长生不老,或者活他个几百岁,任期无限延长,20万亿美元没有这个可能吗?
印度是公认的宇宙第一强国,而且总爱和中国相比,认为什么都不输中国,甚至很多方面还超过了中国。印度曾经筑了一个大土坝,自诩堪比中国的三峡大坝。结果呢,开放了几秒以后,就迅速崩塌,泥沙俱下的洪大场面确实蔚为壮观。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到底如何了。
基础设施不行,贫富差距拉大,人口素质很差,带动经济发展的高端产业又不多,经济如何高速发展?目前,印度的经济总量不到2.8万亿美元,按照这几年发展的平均速度,也就是6%多一点,想要达到5万亿美元,至少得到2029年。当然了,印度经济万一出现奇迹呢?比如增速超过百分之十几,达到5万亿美元就绝不是天方夜谭了。再说,未来5年带领印度将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可是莫迪,在大选之际,人家可是在山洞里打坐修练了17个小时。说不定在那时莫迪就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所以才敢放出要在5年内让印度总产值超过5万亿美元的壮语豪言!
不过话说回来了,印度经济总量真达到了5万亿美元,也不是世界级的大国强国,因为人口基数太大了,平均下来人均产值4000美元不到,离真正的宇宙第一强国还真的非常遥远!
至于印度在2024年到底能不能成为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里就不武断的下结论了。反正时间也不长,只有短短的5年,到了印度再次大选时,谜底自然就揭开了。
莫迪这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只有2.43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还不到美国的一层,再经过五年的奋斗,是也这个可能的。但是,印度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印巴还存在战争。国内的种姓不彻底根除,印度就难得发展。还有印度的教派纷争还能够有市场,只要一爆发,就要闹起来。印度南北发展不平衡,也是印度发展不起来的问题。再说印度的基础设施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阻碍着印度的发展。印度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很丰富的国家,但是,劳动力在印度很难找到工作,每年大概有七千万到一亿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个人口红利发挥不出来。2050年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多干劲大,劳动力资源过分丰富,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可做,这些事情全可能是莫迪政府的分内事,这个问题要是莫迪政府能够解决处理好,印度就有騰飞的希望,否则,印度就会成为世界的包袱,哪个都不敢接下来再干……因为,印度还是脏乱差,激不起很多人的兴趣!
题主看上去已经有点不屑,因为“放言”一词,本身就包含了说大话的意思吧。笔者认为,这也是多数国人对印度的基本看法,即它的现任领导人莫迪爱吹牛。
还有就是,印度国民总以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不少印度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但事实上呢,就算它5年以后成为了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跟我们的差距还是很远。我们现在就有13万多亿美元,印度目前是2.7亿万亿美元,美国是刚刚超过了20万亿。而且,由于印度的人口已经跟我们不相上下,所以,印度的人均GDP也比我们落后很多很多。
但印度实现到2024年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也有可能。理由:因为我们自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经历过之后,恐怕现在没有谁会再去相信“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了。但印度人民没有经历过这一幕,加上莫迪总理又是刚刚连任竞选成功,处在踌躅满志、豪情满怀的正当节儿。于是乎表达一下自己的宏伟抱负,实在也是好理解。我们作为邻国,对此不应不屑,而是应该击掌予以鼓励和祝愿其梦想成真为宜。
而且,实事求是地说,印度有巨大的劳动力红利正在持续释放,IMF已经预测该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3%,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大国。印度在经济总量上把英、法两国甩在后面已指日可待,追上德国和日本的GDP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另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最大(人口数量)的民主国家,这就更加难能可贵!
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笔者认为,印度当然有可能实现到2024年经济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目标,没准还会更高。祝福印度!但有个基本事实不能忘,印度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在未来5年多的时间内,其经济必须保持有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也并非不能实现,但难度也不小。我们可以来计算一下,根据公布的数据,2018年印度GDP为2.716万亿美元,如果包括今年在内,那么就还有6年时间,印度想要在2024年GDP达到5万亿美元,即意味着接下来几年印度GDP名义增速年均要达到11%,这个速度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名义增速,过去几年印度经济增速虽然处在7%~8%,这个是实际增速,它的名义增速是达到两位数的,所以2024年印度GDP还是有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的。
但挑战也是不小的。最近两三个季度,印度经济开始下行,其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只有5.8%,是近年来的新低,而且失业率却创下四十多年来的新高,印度未来几年能否保持像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势头还是很难预料的。
即使印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但它的GDP成色如何还是值得商榷的,注水的可能性比较大。莫迪总理上任之前,印度的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很好,但莫迪上台后的第一年,印度就修改了GDP统计方法,以市场价格计算的GDP来取代之前以生产要素成本计算的GDP,并调整基准年份,使得其经济数据得多大幅上修,比如2014年其经济增速原本只有5%,被修正至6.9%,2015年之后它的经济增速就飙升至7%以上;2018年,时隔不到三年,印度再次修改统计方法,使得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增速更是高达8.2%……此外印度还把印度还把牛粪、羊粪、灰色收入等计入GDP,因此近年来印度经济数据遭到各方的质疑。
当然,不可否认,印度体量巨大,后发优势大,其2018年GDP就已经位居世界第七,而且与法国、英国的差距并不大,所以到了2024年,无论印度GDP能否达到5万亿美元,以它的发展速度,基本上会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前五大经济体,未来甚至还会赶超德国和日本,因此我们也不要小觑它。
2018年印度GDP已经公布了:2.716万亿美元。
要达到5万亿美元,从2019年算起,到2024年,一共5年。
那么按照复式增长率,印度每年要增长多少才能达到5万亿呢?
答案:13%。
也就是说印度必须每年保持13%的增长率,连续增长五年!
不过话说回来了,说不定人家印度真的有能力达到13%呢,我们看看印度历史上的历年增长率:
增长的还不错,这不也在7%左右么,不过这个和13%的增长率,可是有一半的差距啊。
这差的距离怕是有点太远了吧。
那我们科学的计算一下印度应该计算多少,我们拿2000年以后的印度GDP增长率平均一下,平均总数为:6.737%,四舍五入,我给印度一个6.74吧
还有6年吧(2019一一2024),他在2018年GDP为2,7万亿按每年7%的增长6年大约到2O24年为4,o5万亿,除非经济有一突飞猛进的速度,很难达到5万亿,破4万亿尚可,达5万亿太难了。
印财长预测:2030年印度将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大家怎么看?
谢谢你的邀请。我这么看:
中国的崛起,世界上很少有人相信来的如此之快,所以很少有人说得清所以然。其实中国的崛起有其必然性,因为我们有任何一个国家至少无法兼得的两大优势:
一是体制优势。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乃至三十年五十年规划,无人能及。
二是中国人的硬啃精神。巨大的族群、吃苦耐劳、又具智慧、轻重缓急、短板发力,再无人能及。
在印度这个国家,我完全看不到这些东西! 印度的政治家莫名其妙地感觉良好,财长这么说只不过是又一次的良好感觉而已!
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按照现如今的发展趋势,2030年印度人口将是世界第一,人口结构也是合理的,印度将是享受人口红利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GDP要是不到世界第三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没什么值得庆贺骄傲的。
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也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8年印度gdp为2.7万亿美元,增长率7.4%,已经超过了中国成为GDP前十国家里增速最快的。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印度在2030年GDP世界第三毫无问题。
对于印度成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实一点都不用意外。因为这是早晚的事,而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印度目前拥有13亿人口却只有2.7万亿美元的GDP是真的少得可怜,看人均GDP印度只有1000多美元,完全不像是一个大国。就算是203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的人均GDP依旧不会很高,因为以目前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是靠着密集型劳动力堆叠起来的,通俗讲就是人口红利。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人口多了就要吃饭,人吃饱了就要睡觉的地方,有娱乐的地方,这就需要造更多的房子。。。这样一来,投资、消费就有了。然后,人越来越多了,产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了,就形成了出口。也就是说只要印度政府依旧保持现如今的发展政策,印度的经济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无论印度的GDP高到何等程度,他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喜欢自吹自擂且超级喜欢与中国比的“大国”,印度GDP还是要低于中国,况且印度要成为世界强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印度缺少一个稳定且强有力的政府。印度四年一次大选,每次大选过后,离任的各种政策规划将会被继任者改变或者废止,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
印度国内存在了几千年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让印度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正常的民主国家。
印度国内社会风气极度扭曲,社会治安极差,官员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极大。这让国际投资者、旅游者望而生畏。
印度与领国巴基斯坦长期对峙,优先发展军事力量,消耗了巨大的国力。
所以,小秋认为,印度这个国家GDP即使到了世界第三,也不用太害怕,他只是有更多的钱来买别国的武器装备而已,对于俄罗斯、美国这样的国家是最开心的了。而他想追上中国,那也只能是想想,因为从19年30年,我们也在发展啊。唯一最担心的应该是人口!!!
(印度人均GDP极低)
(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