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对欧盟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和铝征收25%和10%关税这一事件?
【感觉这就是美国拉帮结派的新玩法而已,是这些国家和美国的双簧】
头条的问答写了一年了,今天想讲点诛心之论,虽然没什么证据,但是我觉得美国这么做,最后无非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同盟,用来针对他真正的竞争对手罢了。现在美国威胁征关税,只是给一些国家的加入提供了借口而已。
给墨西哥和加拿大加税,就是给美国自己加税
就算有朝一日,美国不是世界霸主了,领导北美洲还是没问题的。一直以来,在北美,美国就是领头羊,加拿大给美国提供自然资源,墨西哥提供廉价劳动力。而且这些资源和劳动力是美国人用自己印的美元就可以买到的。三国之间的这种合作本质就是美国占有整个北美的资源,进而参与全球竞争。现在美国给这哥俩加税,岂不是阻碍了美国从两国获取资源和力量?特朗普是疯子不是傻子,岂会搞不懂这一层,那么显然另有解释。
看看豁免条款就知道这无非是在演双簧
还记得美国给全球开出的豁免钢铝关税的条件中,第二条是什么吗?看看下图中欧洲国家的新闻标题就知道了。
呵呵,所以这一切,只是给那些早已和美国绑在一起的国家一个借口,让他们能够“被迫”且安全的加入美国的同盟,为的无非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美国主导的大联盟去对抗美国的竞争对手,而竞争对手们还不能直接报复这些“被迫”加入的美国盟友。不只是贸易同盟,有南美国家貌似要加入北约了
其实美国是不会把经济和贸易领域的竞争限制在经贸领域的,当经贸手段无法解决问题时,美国可能会毫无顾忌的,用军事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且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例如哥伦比亚加入北约这件事。
实力下降的美国老大,自然要拉帮结派
如果北大西洋以外的国家--哥伦比亚--可以加入北约,我们以此类推就会发现,也许有朝一日,就像《咖喱咖喱》的歌词,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是不是都可以加入北约呢,再联系今天美国着手建立的贸易同盟,可谓经济军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啊。其实这就是美国实力下降了,还要当老大的策略。
特朗普的做法,表面上是对一些具体的货品加征关税,其实质是在重新制订施行多年的国际贸易规则,是在强势改变游戏规则。从贸易领域外延到国际政治、军事领域,这是值得特别留意的地方。
特朗普政府决定从6月1日凌晨零时开始,不再豁免欧盟、加拿大及墨西哥钢铝税,向来自欧盟、加拿大及墨西哥的钢、铝材分别加征25%及10%关税。
回顾一下特朗普3月8日签署的公告,他的依据是《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国安条款”,对进口钢材及铝材分别征收关税25%及10%,并在3月23日生效。对于来自欧盟、加拿大及墨西哥的钢铝材,特朗普政府给予两次豁免机会,以便协商。
重点在于特朗普拿“国家安全”说事儿。是不是威胁美国的国安,当然美国人说了算,搬到贸易领域,那就是把正常的“货品和服务贸易国安化”了。每个国家对“国安”的定义不尽相同,这就不可避免导致贸易中产生额外的纠纷。
当然会有国家不认同美国的主张,说本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铝材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对这个普遍反对,商务部长罗斯的解释是,商务部的调查是以全球钢铝材供应情况进行通盘考虑,包括对美国相关产业、国防及经济的总体影响,并不是评估单一国家对美国的影响。
简简单单一句话,令贸易变得艰难无比,甚至无法进行下去。
美方对于钢铝税还准备了一套说辞,“钢铝税并不是WTO的保障措施,而是基于‘国安理由’课征的关税,符合WTO的‘例外规定’,并未违反WTO规则,其他WTO成员不能对美国商品采取报复措施”。
美国从加拿大、墨西哥及欧盟进口的钢材数量,占进口总量的四成。美国征税,贸易对象一定报复,基本都是“以牙还牙式”。
加拿大从7月1日开始对128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对美国钢材加征25%关税,以及对美国铝材与其它商品(包括一些食品及农产品)加征10%关税。这个金额相当于2017年加拿大钢铝材出口到美国的总金额,并将在正式实施前两周与美国进行磋商。
欧盟已经针对特朗普来势汹汹,提前准备好了报复清单。欧盟会根据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Safeguards)的规定,对价值64亿欧元(75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关税,并且自6月20日起,对其中28亿欧元(33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摩托车、牛仔裤和波本酒等)加征25%关税,以及于2021年3月23日开始,对另外的42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10%到50%的关税。
墨西哥更绝,对美国商品的征税范围从钢铁、金属管产品到灯具、浆果、葡萄、苹果、猪排、奶酪产品不一而足。
奶酪和浆果跟国安有关系吗?
没有?
再想一下,墨西哥人会说,绝对有啊!美国商品冲击本国农民利益,农民对政府不满不就是带来“国安隐患”么。
其实特朗普也是这个逻辑,要保护产业工人利益,收割最大经济和政治利益。也就是说,这个“国安”是非常广义的概念。
如何看待美国企业因为贸易摩擦,而使10月支付的关税创纪录新高?
当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贸易能使双方变得更加富有。
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本国产业进行世界范围布局,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价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轻工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美国因此逐渐丧失轻工业基础(依照如今美国经济结构来看,这种丧失是很难逆转的),使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不具备绝对优势,从而成为轻工业产品进口大国。
不管美国政界出于何种目的考量,拿自身完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痛点”跟世界各国闹贸易摩擦,利用“国家安全”之借口和提高关税壁垒来规避国际竞争,保护不具备产业基础或不具竞争优势产业的发展,虽然能从中捞取政治资本,但却把千千万万以进口产品为依托的上、中、下游产业推进了万丈深渊,增加国民生活成本,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目的背道而驰。而当今国际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鲁莽的行为会使美国得不偿失,“杀人一百,自损三千”。
因此,若美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上通过提高关税壁垒来实现遏制竞争达到增加关税收入和消减贸易逆差之目的,那其关税每创纪录新高一次,就相当给本国企业和国民“猛捅一刀”,自残也。
这只是一个开始。体制外的川普的一个重要政绩。讲究关税对等选择,因此关税收的比较多是新常态。除非大家都加入新的关税俱乐部,也就是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中国开放40年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40年,全球产业链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朗普选择性忽视这一点,事实证明在美国经济产业链中中国生产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的基础地位,抢在关税前大量进口成为美国企业唯一选择,重新整合全产业链成本高昂。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是中国最重要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