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薪过万的私企跳槽到月薪减半的民办高校老师,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大家好,我是职场问答达人九品职麻官,针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从月薪过万的私企,跳槽到月薪减半的民办高校当老师,这种选择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参加工作的理由,不一定只是为了工资。
那么我们很多人参加工作的理由,除了工资收入以外,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以外,还有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那么从私企到民办高校当老师,假如我自己在面对这种选择的时候,可能也会选择去民办高校当老师,因为在我看来,去高校当老师,虽然工资收入较以往低了很多,但是工作成就感会更强,尤其是被尊重的需求会得到极大满足,而且当老师这个职业,也可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很好的实现自我,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当老师呢?
另外,除了工资待遇以外,很多人选择工作,还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工作时间问题,那么大家都知道,当老师每年有寒暑假固定两个假期,而且基本都是带薪放假,加上固定年休假和探亲假,这些都是一般私企没法比的,要知道很多私企里面平时请假都很难,而且加班加点是常态。
总之,从私企跳槽到民办高校当老师,我觉得这些人的想法绝对是理性的,并非是一时冲动不够成熟的想法,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工资低就出不了状元呢?
好多事情没有经历过真的很难理解。
私企月薪过万,民办高校月薪减半,你只看到了私企和民办,过万的月薪和减半的工资,除了这些我们外人确实也无法看到更多。
经济学里说要看到那些看不到的东西。任何选择面前都是自身利益的衡量,每个人都不是傻子。
月薪过万的私企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每天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工作压力大,没有任何自由的空间,月薪减半的民企看着拿到的薪水少了,但是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工作之外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对于老师来说自由的时间可以代代课或者当家教都能带来额外收入,没准当民办老师的总体收入比在私企月薪过万要多的多。
这个时代即使是国企央企也不能保证不被裁员,有自己的一份副业才更有安全感,对于老师来说,当家教做补习班是最好的副业,所以我觉得你说的这种人应该是也是这么想的。
跳槽者的初衷是改变现状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福利待遇或者是迫切的实际需求。题主所言月薪过万私企跳槽月薪减半的民办高校教师可见求职者不会是对薪金福利的诉求。可能的原因大概是这几个情况:1.单纯的工作行业选择。现在所处的行业对自身的发展限制乃至失望,迫切需要换个环境调整状态,高校教师可能是个过渡选择。2.单纯的对教书育人或者科研工作的向往。有的求职者通过多次的工作原则方能寻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工作,在经济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可实现自身抱负的行业。3.个人以及家庭原因的影响。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每个求职者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从工作强度特别高的行业跳槽可能家庭是个主要因素。尤其是女性从业者,家庭、子女教育、赡养老人都可能是跳槽的诱因。
原因🈶很多,比如:
1.换跑道,从一个私企白领螺丝钉,换到知识付费赛道做个网红。
2.换行业,从没有钱景的行业,转到成人教育和K12行业。
3.保命,原岗位面对沙雕甲方,加班加到尿血,现在需要换个能活久一点的活。
4.成家养娃,以前钱重要,现在家人更重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你好,这里是传奇物理课堂,我是传奇老师。一名在编中学物理教师。我的身边许多这样的例子。我来说一下他们的情况。
在我身边有很多同事都是年轻的时候在私立学校上班,也有不少人在企业里工作过。通过跟他们聊天我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大多是年龄大了,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私立学校和企业任务重,压力大,身体状况不好或者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所以考编进入事业单位,一方面工作体面,工作量小,有充足的的时间照顾家庭。
我的一个同事,家里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还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前年从私立学校辞职考编来我们学校,现在他的重心都放在孩子和家庭上。在学校上课,对于他来说压力不大。再有十几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对职称也不追求了。而且前几年在私立学校上班又不少积蓄,已经买房买车。可以看出他基本是钱挣得差不多了,进入事业单位等退休养老的。
像问题中说的,从月薪过万的私企跳槽到月薪减半的民办高校当老师。我想他的想法应该和我的同事是类似的。高校老师,教学任务不重,高校环境好,待遇也不错。而且原来在私企上班,有一定的积蓄。找个高校当老师是个不错的养老的归宿。但是不得不说。从私企辞职能进入高校当老师,这个人肯定不简单!
每一个人都有 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人生不过名利二字,过万月薪是利,减半当老师是名。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名利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要还房贷车贷,多半重利。经济压力小了就可能更看重名,毕竟是高校老师,可以享受桃李天下的名,可以享受著书立说的名………
“很多人,通过辞职,离开教师职业后,后悔不已”你怎么看?
题主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指什么类型教师,什么性质的辞职。我以自动辞职的性质,分开回答。
现在,很多教师辞职,并不符合实际。无论现在和过去,公办教师辞职极少。我是苏北盐城人,我看到的一百中难有一两个。辞职的,懊悔也不多。因为他辞职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找到认为比教师工作明显更好,比如收入高、工作负担轻\生活条件好、更适合自己专业兴趣、更有发展前途等条件的"下家",才辞职的。辞职后,实践证明不如教师的从而懊悔极个别。另外,就是无主见或是见异思迁不想干事的极个别。
只有在历史上曾有的大量民办教师时代,因为户籍性质没变,工资收入极低,工作担子很重,当时,比民办教师好的职业相对多,所以不少人辞职不干了。谁知2o世纪初,取消民办教师,在职的基本转公,其待遇比他(她)后找工作好得多,才懊悔不已。
《世界虽大,你拿什么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年一封辞职信火遍全网火遍全国。说走就走,这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生活呀。辞职,不做老师做一个自由人,然后到处去看看。
事实上,真的有那么多老师可以说辞职就可以辞职吗?辞职了之后真的过得好吗?
个人认为,如果你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辞职:
1、高学历。
辞职之前,你有一个高学历。比如说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并且你在教学领域有你擅长的东西,辞职之后换一个地方工作,或许能够过得很好。毕竟人都有一种心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你有一个高学历,辞职后换的单位比现在好,那说明你选对了路。
2、一技之长
没有高学历,想辞职怎么办?你在某一方面应该有特长,比如说你从小学舞蹈,是一个舞蹈老师,你离开学校之后,你可以开一个舞蹈班;
3、家庭背景好。
我原来的同事确是有辞职的。一个毕业了,在中学干了三年,老婆没有着落,最后降低要求,要求娶农村女孩。可是人家嫌工资不高。
努力读书,辞职,考取律师,现在张家港公证处处长。资产几千万。他说,当时不跳出来就死定了。
另一个,没结婚,讨不到老婆,考取律师,现在一下家上市药企专职律师。现在50多了,为了更好发展,与别人合伙,开办了律师事务所。
他说,如果可以不跳出来,恐怕买房还贷款都没还完。现在已经办律师事务所,收入都不错了。
有个因为与同事闹矛盾,不小心伤了同事,被迫离职。现在本市几套房,省城也有房。与人合伙搞房地产开发,起码算半个老板了。
他说,开始压力好大,不知道该干什么,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吧,现在事业顺风顺水,没有老师为评职称你死我活的争斗,没有学生闹,家长闹的烦恼,每天工地转转,喝喝茶,一天就打发过去了。
还有两个离职了,考了研究生,一个在大学做老师,一个地级市纪委当书记。
我的同事,跳出了教师队伍,没有一个后悔的。
你说的后悔,不知从哪说起,也不知道你说后悔指什么?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教师一千二百万,究竟几人不肯干?
铁打营盘流水兵,敢于辞职应点赞。
离开学校避风港,是骡是马遛遛看。
并非人人皆奇才,成功背后流血汗。
辞职之前多掂量,是否接受遭磨难?
十个指头有长短,豪杰人生不平淡。
二八定律应牢记,混成马爸是个案。
多数老师甘平庸,勤恳工作为吃饭。
扯淡,走了的,都干的风生水起,没有后悔的!西北一二十万的小县城,招考警察300名,其中180余名是在职教师,除了一两名没能坚持完集中体能训练,还回原单位外,其余的没有一个后悔的,你想想,片警,巡逻警,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境遇,宁愿冲锋陷阵,也不愿意平平安安去受委屈……
我想那些人大多志大才疏,觉得教师工作太束缚人,待遇还低,总觉得在自己最好的年华应该去创业。也总觉得自己作为大学毕业生,看到许多没有文化的自己的同学,在社会上还能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只要一试水也能够叱咤风云。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创业是需要资本的,创业还需要活络的头脑,广泛的人际关系,创业更需要百折不挠的屡败屡战的毅力。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准备,只是凭着一腔热情甚至是冲动就断然辞职下海,没有不兴冲冲而去悻悻而归的。等到他们回到教师行业再看就觉得教师行业不仅工作稳定环境相对比较安逸,也许更适合他们这些人干。
教师离职率逐年上升,他们辞职后都去哪儿了?
哪里有离职的,疫情在家照拿工资,还有寒暑假休息,这么好的工作你去找一个来。去机构怎么可能,疫情培训机构关了一多半,发表问题,请做市场调查,不要随心所欲提问题,没有事实数据做支持的!
谢邀。这个提问是个伪命题,是顾言其它,酒翁之醉不在酒。
这个提问中的”教师”概念不清,是公立学校还私立学校?是大学教师还是幼儿园老师?提问者不交待清楚,网友们怎么回答?
我猜测提问者所指的“教师”,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教师。如果我猜的是对的。这个提问者,是大白天说假话~瞎扯蛋!
据我所知:现在参加师资证考试的的人越来越多。仅以今年疫情灾难为例。今年国家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因疫情就业难的问题,专列计划40万教师指标,用于应该毕业生就业。可以先上岗,再考师资证。结果即刻爆满,全部到位。再说,教师离职率逐年上升问题,其实也根本就不存。只有教师通过考试和考核,被录为用公务员,才离职的人确实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然而,这种状态出现,不正是我们党和国家招贤纳士,国富民强的主要举措之一吗?我们的能人志士教师们,经过考试考核,进入国家公务员序列有什么不好?!
34岁高校老师辞职到小地方的高校找工作,未来还有发展吗?
我不知道发展是要到什么高度才算好。
其实无论多大的城市,都有高层次的圈子,也有你从来没到过的角落。即便是个小县城,一旦你适应之后你确定一些地方也就是固定的,人呐其实很喜欢规律性,就像上下班的路都不怎么换。
相对于大城市,我更喜欢小地方。可能是我从来就没什么大抱负,总觉着小地方我更能熟悉,去哪随便打个车就到了。节奏安逸,压力也小。
生活嘛,安稳恬淡宁静闲适就特别好啦。
好惊讶🙀
问这个问题,我隐隐地感觉到怀才不遇的心思
实际上你有本事,总能干出一番成绩,这里环境不适合,换啊,成年人,总可以做选择,这样才是有力量!
在哪里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小地方一样能创造出很大的价值,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抱怨没有帮助,你想好了自己能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在哪里吗?
我认为去小地方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当前很多小地方发展不平衡,人才匮乏,对高端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小地方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去推动。只要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一直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成为高端人才,那么去到哪里都是顶梁柱,都是可以发展的很好。
(1)、如果您是文科生,则无论古今,遑论帝都也罢,小城也罢,只要有才华、有定力、有恒心,"是金子迟早会发光"!费孝通的一生名著《江村调查》不是在乡下完成的? 中国古代享誉千年的书院大多在深山老林(如同武当、少林)或刚开化之地 (宋代朱熹的晋江安海"石井书院")成名的,而不是在通衢大都垂誉靑史! (2)、如果您从事理工农医类,则也是根据自身志向、才华而定。小地方有小地方的乐趣与安逸,竞争自然没有大地方的激烈与复杂,可以静心做好学问。 (a)、若您自我感觉良好:已经全副武装、带好枪枝弹药(经费、仪器、试剂) ,那就不问西东,一心做好您的学问!不才曾1995年在美国国家实验室纽约冷泉港世界科技大会上,亲聆一位哈佛大学博士泪流满面地介绍其本人哈佛博士毕业后,到全美最苦最小的医学院苦干3年,如何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发表在CNS,重返世界名校的心路历程。 (b)、倘若您去的小城市特殊地方资源与您本人专业高度吻合,比如您做材料去江西景德镇,您从事石材机械加工去福建惠安南安,你做灵长类动物行为可以去广西云南, 不妨坦然前行。或许可以杀开一条血路。 (c)、假如您困倦科研,一心教学,但求发现可造之材,小地方学霸型学生尽管少,但殊非绝迹,那就倾心于教学,一辈子能够培养个把响誉天下的学生,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d)、如果您是中规中矩的,一生既无心大冒险,也不願加班加工寻根究底,但求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也不妨一试。 一句话,对年青人而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端看个人的意志、襟怀、视野、毅力与能力了!
人生有多种活法,我最能理解主人的心情......2011年211高校硕士毕业的我,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选择了一个小城市的中职学校当教师。起初,有很多人对我不解,我也迷茫过、失望过、甚至自我怀疑过。尤其是看到曾经起点不如我的人现在都混的比我好的时候,我会有种莫明的失落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体会小城市到宁静、悠闲生活相对于大城市车水马龙、压力倍增生活的优越感了。
目前,生活越来越从容,工作也挺好,跟读完博士后留在高校工作的同学比起来,我的幸福感似乎更强,我也活得更淡定、优雅。
有时候光鲜亮丽的只是外表,或者别人嘴里艳羡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你,人生短短数十载,活的开心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你们说呢?
更多情感话题,请来豆姐情感树洞,我们一起讨论人生,释放压力,活出最美的自己…
上海公办学校在编教师辞职流程?
1.
提交辞职申请。您需要向原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写明辞职原因和离职日期,并在申请中注明已经找到新的单位。
2.
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您需要与原单位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明确离职事宜,并在协议中约定离职后的工资、福利等问题。
3.
办理离职手续。您需要向原单位提交离职手续,包括办理离职手续的申请、离职申请表、离职证明等。
4.
转移社保关系。您需要向原单位申请转移社保关系,将原单位的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
由于身体不适而离职幼儿园教师怎么?
有木有幼儿园老师或者工作人员失职的情形呢?比如,老师不管孩子,打架也站在一边不制止,或者干脆不知道去哪了。。。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幼儿园也就是学校需要承担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您觉得可能有失职的情况就可以起诉幼儿园,具体有无失职需要幼儿园自身证明,通俗的说,您告了幼儿园的话,幼儿园需要自己证明自己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否则承担责任,不需您举证。
另外,撞人的那个小孩的家长(也就是监护人)也需要负责。
建议将幼儿园与家长作为被告起诉。
离职教师工作生活怎么样?下一份工作还选择教育吗?
如果离职,我会选择一个喜欢的事做,最好和幼儿有关,孩子是天使,看见他们天真的笑脸,让我感到幸福!人在认真工作的时候最美,我想一直美下去!
每天下班后去健身,打球,跳舞。上老年大学充实自己学习以前喜欢的没机会学的东西,抽时间和好友一起聚一下,一起旅游。
离职不等于失业,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位置,既以离开说明不适合当老师,但可以做其他岗位。首先调整好心态,安静下来想想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几个就业方向,如果还想站在三尺讲台,那就原路奋斗啦。
我曾经是山东一县级中学的语文老师,2001年大学毕业到2006年离开,工作了五年,因为收入太低,我选择了辞去公职。
后来我在临沂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还好,就是太累了。早上早餐,中午盒饭,晚上烧烤。母亲看我太累,就主动承担了早餐。凌晨两点就要起床打豆浆,而我凌晨一点才送走最后一拨吃烧烤的客人。
2007年我盘掉了饭馆,来到上海。转了一圈,发现自己除了教书,什么都做不了。我就重新回归到教育行业,成为一家教辅机构的老师。渐渐的,发现这个行业赚钱很多,后来自己做,创业。先后开过两家机构,2017年在上海买房,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辞去教师到底做什么,我尝试过很多,身边朋友有改行做律师的,有出国的,有创业的。大都混得不孬。总结下来两点经验:一、勤奋;二、坚持。希望对您有帮助,好运!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读了几遍,我使劲搜索了一下,发现目前为止,我身边没有正编的离职教师,所以我无法回答,不能为了你在后面说50元钱去瞎话吧?😂😂个人觉得,既然辞职不做老师,估计下个职业应该不会再去找一份组织有关的事情吧?
二十多年的教师,突然被开除或辞职,他的养老待遇会受到多大损失?
你是教师,如果你是在2014年10月1日以后辞职的,因为那时国家已开始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你辞职前是参加养老保险人员,到新单位把原参保手续转移过来接着缴费即可。你如果是2014年10月1日后被开除的,养老保险并轨实行社会化发放前(2014年9月30月前)的工作年限是不会被承认为视同缴费年限的,你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能从2014年10月1日算起。
如果你在2014年10月1日以前就辞职或被开除了,因那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你辞职或被开除了,你的公职也就没了。虽然这二十年教师白当了,但是你二十年教龄谁也抹杀不掉,只能作为有二十年教育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了。这样你在新单位参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以前的二十年的教师工作就没有半点联系喽,只能是从零开始。因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待遇是多交多得、长交多得,那二十年的教师工作年限算不上,你的缴费年限短,退休时按月领取的养老金当然会少了。
当然,你如果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学校会从你参加工作时起给你办理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事宜,你辞职或被开除了不影响你参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你在新单位把原参保关系转过来接着参保缴费就是了,你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不受你辞职或被开除影响。
辞职和开除完全不同。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201410建立机关养老保险新制度,开始实际缴费,改革前(201409之前)有编阶段视同缴费,若之前有缴费,个人缴费本息退还。如果是辞职,依然认可视同,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总的缴费年限,可以转移到企业社保办理退休,但如果是被开除,就不能认视同,只有改革后的实际缴费,如果后面的实际缴费不满15年,则无法办理退休,只能退个人账户,或者转到企业社保再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辞职或开除就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欺凌,是对人家原来工作的不承认,抹杀,无赖的做法。无奈,现在的工作合同都是霸王条款,地主与雇员的关系,对于雇员,渴了咸海水也不得不喝。像时下的安全责任书就是一款最霸道的合同,尽管你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全世界也没有一个人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发生事故的,你能保证任何时候都不发生事故吗?而事故一发生,你就被拿来向社会交代,牺牲掉。
损失惨重。
我们国家,公立学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老师属于国家干部,是国家公职人员。
之前,我们国家公职人员一直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时候可以直接给一份丰厚的退休金。而非公职人员,却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每年交那么多的养老保险,退休时,退休金却仅相当于和自己同样工龄的公职人员的退休金的一半。
所以,养老保险双轨制一直都是社会热点,群众意见很大,一直要求养老保险并轨。2014年,国家决定国家工作人员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2014年以前的工龄视同缴纳。
但是,目前养老保险依然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这两个保险并不互通,如果是因为犯错误被开除,一旦离开了体制内,那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就消失了,你不能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继续交养老保险,只能去企业养老保险继续交养老保险,只有2014年以后你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才可以转移到企业养老保险。
如果是辞职,那么按照规定,你的养老保险缴费视同年限,需按照企业养老保险有关规定执行。我们国家企业养老保险92年就启动了,企业养老保险启动前工龄视同为缴费年限,现在距离92年已经过去了27年,还有几个人能有视同年限?
为什么体制内的人很少辞职?就是因为损失太惨重了,你需要放弃之前的养老保险,还有退休后较高的退休金,和即将实施的职业年金,还有其他的一些隐形待遇。
如果刚进入体制内,当然可以随时辞职,如果像题目中所说,已经当了20多年老师了,除非每年确实能多赚很多钱,否则你直接损失就在三四十万元,你自己觉得划算吗?
20多年的老教师,突然被开除或辞职养老待遇损失非常大。
不过我们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被开除或辞职?教师这种职业不同于其他种,影响着一群孩子的一生,教师从业应该小心谨慎一些。一般来讲,被开除的教师十分少。只要考核合格,就能够踏踏实实熬到老了,不会出现被开除或者强迫辞职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转移接续的有关待遇计发规定。根据人社部规2017年一号文件,参保人员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参保的,其视同缴费指数,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确定。
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是非常重视级别的,级别越高,你的视同缴费指数越高,计算出来的退休待遇越高。
教师走的是职称路线,退休的时候会根据职称的级别对应相应的行政级别,确定退休待遇。副高级职称就能够对应副处级干部了,一般他的视同缴费指数会在1.6到1.7之间。
企业普通人员视同缴费指数,一般都是1。光如此计算,我们导致的退休待遇差距就会在30%到35%以上。
而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还有职业年金,而企业几乎是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职业年金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待遇能够不降低。
如果按照企业退休待遇计算公式计算,没有职业年金的情况下,相当于缺少了1.5倍的个人账户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