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1月18日美国第七舰队本福徳号在日本海演习期间与日本拖船相撞事件?
按照美军方面公布的消息显示,此次撞船责任是不在美舰这边的。
“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
美军方消息显示,事故发生时,“本福德"号 (DDG-65)正在日本相模湾进行牵引演习,参演的拖船突然失去动力,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与“本福德"号舷侧发生碰撞。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失去动力的日本商用拖船被拖往了横须贺港,“本福德"号则继续在海上停留,之后会进行损伤评估。这起事故也算是美军遭到的“无妄之灾”了。
碰撞事故后,因动力丧失被拖回横须贺的“菲茨杰拉德”号
关于雷达和观察哨的问题,这在军舰上是有专人负责的,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应该与商船发生碰撞的。美军关于“菲茨杰拉德”号(DDG-62)和“约翰·麦凯恩”号(DDG-56)撞船事故原因的调查也显示,事故确实是由于美方士兵的工作失误造成,人为因素是主因。
其中造成7人死亡的“菲茨杰拉德”号事故是由于舰长在睡觉,值更舰员没有观测到航道情况所致。而“约翰·麦凯恩”号事故则是由于操舵舰员“业务不熟”,遇险时未做出正确的操作,在舰长想要进行干预时,又再次出现操作失误所致,最终导致10名水兵死亡。
图为通过公开的AIS系统查询到了一艘日本商船信息
其实,按照国际海事组织规定,凡300总吨及以上在国际水域航行船舶、500总吨及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船舶、以及不论尺度大小的客船,都必须安装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广播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报告位置、名称、船型、识别码、航程等信息,是可有效避免碰撞发生的,且所有信息都是可公开进行查询的,对于事故救援、调度都很有帮助。
今美国2架飞机在空中相撞,他们的空中管制那么差吗?
美国通用航空发达,很多通航空域(一定高度以下,无民航活动),是没有空中管制的,全靠飞行员自己防止冲突,无线电频道里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方向速度,注意守听其它航空器的位置和活动趋势,天气好的时候保持目视监控。美国通航事故不少,比如科比直升机坠机事件,这是发展通航的代价,就和公路上车祸一样,无需过度解读。
撞得好,撞得妙,撞得呱呱叫,这是他们罪有应得,这是报应啊!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消息,美国爱达荷州当地政府证实,当地时间5日下午14时20分左右,两架飞机在科达伦湖上空相撞并坠入水中,造成2人死亡,6人失踪。
据目击者所表示,一架飞机貌似发生了引擎爆炸,另一架飞机则在相撞后机翼脱落。
对于此次意外事件,一是说明美国航空公司并没有认真检查飞机状况,粗心大意,工作失职,导致引擎爆炸。
二是说明驾驶员的技术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然非计会无缘无故去相撞吗?
总结:
对于这样的事件,发生一件,我们就得警醒一件,毕竟我们也需要用飞机,我们应该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
美国那地界,低空域的小飞机,跟我国路上看到大油耗的悍马一样感觉,有很多在飞。
房子后面有私家跑道的不罕见。升空几乎没限制。
不是美粉,这跟几辆汽车撞在一起,指责交通法规是否健全,是否合理一样。
别想太多,低头干活才是正解。
不想说“报应”,只想说“罪有应得”!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美国当地时间7月5号下午两点二十分,两架飞机在科达伦湖上空相撞后坠毁,随后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和消防队紧急出动救援,结果在飞机上发现了两具尸体。随后,库特奈县警长办公室透露,机上8人为机组人员和乘客,事故中无人生还。
目击者约翰·考尔斯说,坠机事故发生时正与家人在湖边,他突然看到一架水上飞机在不超过200英尺的高度飞行。飞机发动机似乎突然爆炸了,一侧机翼与机身分离,随后飞机坠入湖中。另一名目击者皮尔斯·皮尔斯说,两架单引擎飞机在距离湖面约800至900英尺高的空中相撞,根据两架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两架飞机当时正以非常高的速度飞行。
无独有偶,几天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起悲惨的撞车事件。6月30日晚,美国空军一架F-16战斗机在执行例行训练任务时突然坠毁,飞行员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上述两次不同的坠机事件涉及两大类飞机事故,即民用飞机事故和军用飞机事故。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美国连续发生了两起事故,给外界的印象是美国的空中安全很难保证。
在飞机事故领域,特别是在小型民用飞机领域。每年都有很多惨烈的坠机事件,就连美军飞行员也不能幸免,在2019年3月17日,美军王牌飞行员马修·海登驾驶一架塞斯纳421B轻型飞机在联盟县上空发生意外,最终机毁人亡。
据了解,马修·海登是首位驾驶F-35第五代飞机超过500小时的王牌飞行员,马修·海登的驾驶技术应该非常好,不应该在一次小型飞机事故中折戟。
马修·海登的死亡也是美国一起小型飞机事故的牺牲品。美国国内航空业非常发达,加上地面快速交通建设水平较低,因此小型民机成为广泛使用的中短程交通工具。
但在小飞机普遍使用的背景下,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问题。天气条件异常、飞行员驾驶技能不过关、飞机技术故障成为小飞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且长期无法得到解决。
百夫长来答题。欢迎关注并留言!
先说答案:差吗?美国的“精确控制”是目前效率最高的航空管理制度。
为什么要搞航空管制?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4年7、8月份的时候,我们解放军在东海搞大规模的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因为参演的飞机较多,所以搞了很久的航空管制,也直接导致了华东和华中12个机场出现了长达26天的大面积延误,这12个机场分别是: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无锡、宁波、青岛、连云港、郑州、武汉。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军方搞个演习就把民航客机都给管控了?其实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军机和民航客机相撞的惨剧,当时也有人在网上说,希望民众要慢慢习惯,这是中国空军强军路上的必须,民众要学会做出让步。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美军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
美国有3000多个机场,50000多架飞机,却只有40多名航空管制员,还很少搞航空管制。(杨晖:《论军事管理革命》,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年)
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什么?是精确管理。以海湾战争为例,美国带着小弟们每天出动的飞机共有26个型号,多达2000多架次,而且几乎每架飞机出动的时机、飞行高度、飞行航线、作战任务等都是不同的。组织如此众多的飞机有序的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在他们海湾地区多国部队的指挥中心里,大厅里摆放有1650台电脑,每天发出的各式各样的命令就有几十万条,据说他们每天安排的作战计划程序打印出来要有700多页,这一切都离不开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在这种精确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其民航也很少会出现大范围延误的现象,据说经常能看见2、3架飞机在相邻的跑道上同时同向降落的现象,这在我们这还是很少见的。
2月4号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地球,美国宇航局预算出错了怎么办?
把心放到肚子里吧,2月4号的这颗小行星是不会撞上地球的,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都要比月地距离多出十倍。并且这颗小行星美国宇航局已经追踪十几年了,如果这都能把运行轨道算错,差不多也该下岗了。
虽然开头说了这颗小行星的最短距离要比月地距离多十倍(距离是4208641公里),但是美国航天局还是给它打上了“潜在危险的”标签。因为按照他们的划定,进入地球周边740万公里内,就认为了具有危险性了。
这颗小行星的宽度在1公里左右,意味着它比我们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还要高不少。并且当天(也就是明天)的时速将会达到10万公里。将近是音速(340米每秒)的82倍,这比地球上的任何人造物体都快。科学家们也有过预测,如果这一公里长的怪兽,直接冲这地球而来,地震海啸先不谈,全球气温将会下降8摄氏度,并且还会持续性的影响多年。
至于有没有办法拦截那些冲着地球的小行星,虽然理论上是有办法,但是实际情况下,能拦截或者改变运动轨迹的成功率非常低,因为任何要撞向地球的陨石或者小行星,它们在进入大气前的最低速度都是第二宇宙速度,注意是最低。
欢迎关注赛先生科普,顺便点个赞哦,谢谢
这个问题早在在2002年美国宇航局就发布了,只是当时网络没有现在发达,而没多少国家重视所以就被忽略了。其实这个事情在当时或现在来说,都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据当时的报道有一颗叫“Y24小行星”以时速十万公里的速度将于2002年2月4日距离地球428公万里左右位置通过。当时知道此信息的的人都认为是危言耸听,甚至有人认为是造谣。其实是没有感觉到地外天体撞击地球的危险性和毁灭性。
下面就扒一扒小行星撞地球的危害性 在6500万年前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而灭绝了当时地球霸主恐龙,也毁灭了地球上98%的植物!
小行星的运动规律 在太阳系,小行星是沿着椭圆行轨迹绕太阳公转。绝大多数都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但他们的运行轨迹并不是长期或永远固定的,他们会随着引力的变化而改变。所以,他们在漂泊的过程中,由于天体的引力下他们其中个别会改变方向、脱轨。因此虽然小行星距地球460万公里之内,如果受到太阳或者别的星球的引力影响,就会变得不稳定。
因此,小行星撞击地球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而并不是当时那些人眼里的危言耸听。其实在当今如果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同样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人类不是恐龙,也不可能灭绝,但气候突然变高或变冷,从目前来看是无法阻止的。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NSAS发现对地球会带来危险的小行星一共有1985颗。平均每天有5颗左右向地球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