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招聘35岁以上的人吗?
会招聘的
银行在招聘时通常会考虑不同年龄段的求职者,包括35岁以上的。年龄并不是银行招聘的唯一标准,银行更注重的是求职者的能力、经验和是否符合岗位需求。因此,35岁以上的求职者如果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仍然有机会被银行录用。
为什么很多个公司招聘都要35岁以内?那35岁以上的人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如下:
首先如果两个人其他条件都一样,只差年龄和工作经验的话,肯定会选择年龄小的,年轻人对待工作的热情比岁数大的高。而且好教,你教他打下什么基础就是什么基础。如果工作时间长了,经验多的,领导相对不好管理。
其次,年纪小的人,相对家里的事情少一些。如果是35的话,父母在55-6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相对生病多些,需要抽时间照顾父母,难免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工作。
再次,35岁以后自己的身体记忆什么的都开始慢慢减弱,有时自己也会生病。这样相对年轻人给公司或者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少了,所以都喜欢年轻人。
综上所述,35岁以后想换个工作也是挺难的。如果要换趁着年轻,争取35岁前找到满意的工作。
从企业招聘的年龄限制来看,就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1、35岁以下的人,在职场中,是中低层的主要力量,因为各大企业招聘的都是中低层员工,但凡是中高层往上的,要不挖墙角,要不合作,要不单干等等,哪里还用招聘?
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35岁以上的人,要不坐的很高,要不坐的很低。那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哪个坐的高还是坐的低的?我35岁以后,是要坐的很高还是坐的很低呢?想明白了这个问题,那么,职场中还有功夫去计较鸡毛蒜皮的扯皮事情吗?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己,35岁以后的日子才好混啊。
2、35以下的人,在职场中,听话,有精力,能拼搏,锁事少,脑子灵活,主意多,思路广,好管理,能吃苦,有情怀,自然是企业的首选啦。
3、35以上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是今天老人有事就是孩子有事,不是请假就是迟到的,不能出差,不能太晚回家,不能出去应酬,做事要挑轻松的,工资要拿最高的,不是欺负新人就是和老员工勾心斗角等等,企业为了减少内耗,自然不会选择啦。
(当然了,我没有说35岁以上人的坏话的意思,也不是说一棍子打死一船人,而是说35是一个分界线,要不坐的很高,学历高,格局高,思想高,认识高,职位高,身份高,都很高;要不坐的很低,格局低,思想低,认识低,职位低,身份低,都很低,但就是面子高,身段高,架子高。所以,工作与生活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压力大,难度高。其实,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心。)
4、一个38岁的朋友和我哭诉,找了三个月的工作了,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都不合适。要不需要出差,要不工资太低,要不就是需要加班,都不合适。其实最合适的方式就是自己开个公司。否则都不会合适的,因为不会有企业会为你量身打造一个工作,对吧。我安慰不了她,我告诉她学习,她说:都这把年纪了,还学啥呢?我就不劝了。一个人,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是很难成长的。
5、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里了呢?基本大小都是领导了,工作也基本稳定了,所以,招聘会上,很少能见到了。
如果你35岁了还在打工,而且还在找工作!!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是混日子的人另外的百分之二十可能是精英,但是精英不用去求职,早就有人盯着呢!!!三十多了还在找工作的人绝对不能用!!!
为什么现在一些公司不招聘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难道过了这个年龄就要在家闲置吗?
具体我说不清楚,但通过观察也可以看出端倪
1.年龄大后,多数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特别在原单位,缺乏主动性,只是求稳,推一步动一下!所以导致对年龄大的印象下降,其实用起来应该比年轻人好用,毕竟有经验呀
2.大公司的群体效应,大公司都嚷嚷35岁以上不要,其它公司就有样学样,大公司无论选择余地和人才都可以选择,而且机制完善,很多岗位都是螺丝钉,缺谁影响不大,小公司不明白
3.很多公司自己都说不清想要具体怎么做,找个年轻的慢慢养着,边走边摸索
4.部门负责人不敢用年龄大的,他会觉得比自己能力强,可能会取代自己,特别是领导有问题时候,会先问年龄大的,如果领导都回答不上,他能回答,岂不是麻烦
4.
公司为什么不招聘三十五岁以上的的,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年轻人有活力,有激情,有创新精神。第二,思维模式僵化,精力有限,有经验是好事也是坏事,自己的经验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往往先入为主不能空杯为零。第三,要求工资高,家里事又多,不能随时加班。
第四,社会经验丰富,难以管理,只会踏踏实实干活,兢兢业业苦干,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按说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但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免得找工作让人挑来捡去,要么自己去创业。
为什么现在的企业都不愿意招超过35岁的员工,违反劳动法吗?
先下结论,企业不愿意招收超过35岁的员工这种行为并没有违反劳动法。
劳动法中只提到了: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禁止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对于企业不愿意招收超过35岁的员工,女性同胞还可以以“用工单位歧视女性,违反劳动法”为依据来争取自己的权益,但能不能争取成功还得看企业和员工双方的辩论水平了,至于35岁以上的男性同胞们啥也别说,只能找一个能留爷的地方。
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招收35岁以上的员工呢?
- 他们思想观念太过成熟
35岁以上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已经有过丰富人生经历的人,思想观念在这经历中也会变得成熟稳重,看事情也会直视本质,对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都非常透彻,说话做事不再是单纯的为公司考虑,简单来说就是不好画饼,公司的违法手段也很难用在他们身上。其他的不说,很多企业全靠偷税漏税和压榨员工来存活,年轻员工不懂可他们很多都懂,企业敢招一堆能拿捏自己把柄的人?
- 他们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比年轻人低
一个企业要的就是利润。年轻人干劲足,工资低,服从管理,好被PUA忠诚度,能给公司带来利润。而超过35岁的中年人呢,他们愿意转正后还拿着实习期工资吗,愿意晋升管理还拿一线工资吗,愿意放弃加班费把时间浪费在公司吗?这些都不能,而且工龄越长年假和其他的隐形福利也就越多,劳动法这么规定,但是企业不愿意给啊,怎么办?全部招收年轻人呗,招进一批让他们干一两年再全部开掉了重新再招,这不比割韭菜更起劲儿?
- 人类都喜欢年轻、好看的事物
连天真无邪的小孩子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姐姐,喜欢年轻英俊的大哥哥,你凭什么让一个企业的人喜欢上秃头油腻的中年人?
中年人身材走样、皮肤油腻、眼神浑浊,跟年轻人站一起别人没直接甩你脸就算不错了,还想进人企业和他们一起耍,那除非没有年轻人了。现在那些企业哪个不讲究年轻化啊,为啥?别的不说,员工走出去就都是老板的面子啊,就都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年轻就是形象好、气质纯、有吸引力,这可都是不花钱的广告啊,老爷们儿跟年轻人一比,谁看得上呀?
以上回答都非个人立场或认同的观点,如有冒犯敬请谅解。
我认为资本企业招年纪不超35岁的员工,主要是一些基层岗位居多。
包括一些管理岗位。
1、年纪轻一些,听话,肯加班,并且能胜任工作压力大的工作岗位。
企业资本家是靠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创造利润的。年轻,用人成本就低些,现在企业哪个不加班,8小时工作制自国企消失大部分后基本也消失了。
2、年纪大的员工阅历多,见识广。有自已的主见。老板想画饼忽悠,能成功吗。这批年纪大的人不是不能加班,而是自主性强。当然主观意愿上对珍惜健康更有主见。有这大年纪的人,身体上确实比不上年轻人,但也是从年轻过来的,身体留下资本剥削的创伤与痕迹。一些颈椎病等都可能会有。所以年纪大的员工会做好工作同时更注重健康。
3.企业招年轻人主要还是为了用人成本考虑。再者年轻人更好画饼,指挥起来更得手。当然有个性的年轻人不在此列。
劳动法没有对限制年龄有特別规定,这给公务员及企业招工钻了空子。
也许等老龄化社会严重时会有改变。
归根结底,资本都是想要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根本原因。
现在用人都喜欢年轻化。年轻化就指35岁以下的人才。
一般领导认为,老员工不好管。且精力不够旺盛。
我们公司都是用年轻人,总监啊什么的,年龄大一点的反而上不去。
我是@职场搞笑HR女神来了 。点击“关注”,分享给你职场搞笑故事,咱们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