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都已换三届总统了,你的人生是向上升呢?还是断崖式下跌?
这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题啊!别说它已换了三届总统了,就是他“城中变换大王旗”、改朝换代不再是美丽国了,那也和我的人生如何没毛钱关系!我们这边是“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就等着有朝一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了。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国会制裁吗?
俄罗斯和克里米亚的前身都同属于苏联,他们之间的事务属于兄弟之间的事。美国是外人,不便多管闲事。再者说,道理是需要实力撑腰的,没有实力只凭一张嘴是没有底气的,别人也未必认可。美国围堵中俄在内的欧亚国家,各国都心知肚明,除了联合抗美别无选择。即便是美国跳出来反对也没有谁帮腔,也不愿意跟这个出了名的硬汉过招自找麻烦。并且,中俄现在两国交往互信,这是一个大形势,对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也增加了砝码。同样道理,这种事态也有利于中国收复台湾。个人观点,欢迎批评。
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美国本来就对俄罗斯不怀好意,俄罗斯自然也不再乎情况更坏一点,虽然俄罗斯也是西方国家,但是这个巨无霸从诞生之时起就被西欧国家所忌讳,即便如今欧盟与美国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也并不友好,而当年的苏联成员国,被称作“小俄罗斯”的乌克兰也一直对北约、欧盟暗送秋波投怀送抱,让俄罗斯非常不爽。
虽然美国动不动就“制裁”,但是对于俄罗斯还真是没什么办法,因为俄罗斯这头巨兽不同于那些不听美国话的小国,它是一个强国,一个大国,美国轻易制裁俄罗斯必然也讨不了什么好处。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地,虽然轻工业非常薄弱,但是核工业、钢铁、软件、军工等工业在全球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力巨大,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石油、天然气、铁矿、木材等出口国。俄罗斯经济若是受损,与之关系密切的欧盟等必然也一损俱损,美国想制裁俄罗斯也不是容易事。
肯定在预案里有这个,但没想到至今没有解除,时间会拖这么长。肯定也想过欧盟会跟随,但总以为能源因素会让危机很快过去,没想到打出这张牌后竟然没响。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再苦涩的果,也要吃下去。更何况不拿回来对自己的危害更大。好在俄罗斯民族忍受能力极强,民族意识极强,自豪感荣誉感极强,抗争能力极强。
等待,是最好的试金石。
早在奥巴马执政的最后几年。西方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就已经全面展开了!但是相对于针对伊朗的制裁总是显得不是那么立竿见影,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较大、门类齐全,与之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数量多且分布广泛,想要全面遏制俄罗斯经济相当困难。俄罗斯虽然也是资源输出型经济,但是相对沙特、伊朗、科威特等国而言,俄罗斯的经济绝对更加丰富且稳固。
俄罗斯除了是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天然气出口国之外,还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军工出口国。印度顶着美国的巨大压力坚持采购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这是总价值将近55亿美元的订单;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也在俄罗斯遭受经济制裁的时候拔刀相助。虽然这些穷国只能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与俄罗斯进行贸易,但是谁都知道,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些小国的商品才是最需要的。欧洲生产的奢侈品和汽车、飞机等工业品俄罗斯都能造,在工业化领域制裁俄罗斯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农业纵然经济领域才是俄罗斯的弱点。
美国的盟友里有几个是这样的国家呢?那些与俄罗斯进行小农产品贸易的国家又有几个会听从美国的指挥加入贸易制裁的大军呢?很多未曾关注,美国的走狗小弟日本、韩国都不愿意放弃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俄罗斯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是这两个高度发达经济体的必需品,俄罗斯开出的价格远比中东土豪或者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富饶国家要低得多;德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东欧个国家跟从美国加入制裁大军之时,德国还在建设海上输气管道继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可见想要制裁俄罗斯经济,绝对不会像制裁伊朗和ChaoXian那样简单。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欧西方甚至包括日本在内,早就在制裁了。而且因为西方支持,对俄罗斯的经济伤害至深。击中俄罗斯要害,使得俄罗斯非常的难受。
至于俄罗斯对美国本身的制裁倒是不怕的,因为俄罗斯与美国本来双方就经济往来不多。俄美两国双方贸易额在2014年只有290亿美元 ,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影响不大,最多就是俄罗斯的部分高级官员不能去美国,俄罗斯买不到美国的技术以及美国企业不能去俄罗斯投资等等。俄罗斯害怕的是欧洲国家和加、澳、新以及日本等等国家的全面制裁。
使得俄罗斯需要的商品和技术进不来,而俄罗斯的商品和资源不能向这些地方销售。虽然俄罗斯家大业大,但是在现代世界不可能所有的商品自己都能自己生产,所以西方的制裁使得俄罗斯日子不好过。
可能美国还有看不到阴的制裁一面,从2014年俄吞并克里米亚伴就随着石油价格断崖式下跌,可能这里面肯定有美国在其中使坏的因素。这石油价格下跌与克里米亚事件一前一后,岂能有如此巧事。这不是阴谋论,这应该是客观的事实。几年过去了,美国的盟友沙特当时跟着美国跑,打压石油价格也十分起劲。但这毕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沙特好像觉得经济损失太大顶不住了。
沙特萨勒曼国王在2017年10月4日访问俄罗斯,反过来与俄罗斯联络就露出了点端倪。石油价格上涨符合俄沙的双方利益,从2017年底到2018开年以后,油价刹不住似的往上回升。就是俄罗斯与沙特以及欧佩克组织集体限产,起的作用。美国人一家开大马力生产石油,也是力不从心还不能将油价压下来,石油价格还是企稳回升。
仅从这方面分析,美国在克里米亚制裁俄罗斯的手段已经发力得差不多了。目前看不到美国还有新招好牌能够打,但是仅此而已俄罗斯已经是非常难受了。关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问题,现在的焦点是在美国西方能不能取消,以前因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罗斯已有的经济制裁,而不是美国有新的经济制裁措施出台。
谢你邀请。普京不是一般人,他审时度势的能力超强,有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在吞并克里米亚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才有了前期的无任何标志佩戴的武装人员,其实当时谁都清楚那是俄罗斯军人。在当地的支持下,很快控制了克里米亚,并举行了独立公投和并入俄罗斯,一切都是按照普京预设的路线和节奏顺利进行,这也是普京带领俄国与美欧搏斗最精彩的一笔,既流畅又完美。他应该考虑到了美国的制裁,但与克里米亚彻底并入俄罗斯相比,那制裁就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普京干了这件事。
贵金属市场下跌后会出现空头回补吗?
首先,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问题回答邀请!对于“贵金属市场下跌后会出现空头回补吗?”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回答:
一、技术面上,还是震荡为主
技术面来看,MACD金叉,红色动能柱小幅增强,KDJ金叉,随机指标温和走高,短线有望继续震荡上涨。目前,贵金属要想走出大行情,必须跌破或者突破1450-1500这两个价位才可以,当前行情受到前低支撑布林带下轨反弹,在布林带中下轨区间震荡。
二、消息上,有望得到支撑
MLC利率会议上,MLC宣布了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同时也暗示了今年不会再次加息。相反,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降息的可能。这样一来,就导致贵金属荣获大量资金涌进买盘,进一步助涨贵金属的走势。
总得来说,目前贵金属整体还是会出现一个区间震荡为主,加上消息面有望得到一定的支撑!因此,贵金属市场下跌后会出现空头回补的机会还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并不构成相关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近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包括贵金属在内的金融投资品种都出现了断崖式的大跌,这种跌是不正常的跌,不是正常市场交易的行为,它是由市场恐慌情绪所致,在恐慌主导了人心的时候,人觉得最安全的是现金,这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现金为王”,也只有现金最安全,所有持有风险资产一窝蜂的抛售,这就导致羊群效应。而美国股市的暴跌则是引发次轮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的导火索。一般暴跌后都会有反弹,这个反弹幅度有多大主要看市场风险情绪的变化,但是跌很容易,要涨上去就要很多利好了,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说的就是易跌难涨。
两大件问题还未解决,全新奇骏就开售,真的会有人买吗?
日产奇骏近期问题较多对销量有严重影响,不过乘联会与其他平台以及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差距极大,不排除有销量造假的嫌疑。
日产公布的数据为二月销量为7848台,虽然销量仍旧不错但相比首月的1.6万台也是断崖式下跌;不过按照上牌量统计的数据和公布的销量数据有极大的差距,公历年前后的销量表现如下:
2018年12月售出23510台
2019年1月售出2698台
2019年2月售出875台
最新数据是环比下跌67.57%、同比下跌92.64%,按照上牌量数据可以说奇骏已经跌落神坛没有多少消费者选择了,有这样的结果倒是与实际品质应该有的销量相符,即使没有质量问题奇骏也不值得选择。
日产奇骏指导价18.88-27.13万,价格已经相当高、高到重合一众性能强劲的同级或标准中型SUV,其中还有一些豪华汽车品牌,面对这些竞品的奇骏本身毫无竞争力可言;车身尺寸4675*1820*1722、轴距2706mm,级别仅算A+级SUV,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结构、高配适时四驱系统限滑制动力也比较弱。
动力方面中低配为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峰值参数113/204;高配使用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峰值参数137/246,两台车没有一台谈的到性能,小排量破百12秒左右、大排量也在10.5秒,20万的燃油动力SUV性能还不如10万级入门级车那真是个大笑话。
变速箱使用CVT无级变速器级别相当低,额定输出扭矩仅仅为250N·m,用在低配还好、高配基本没有扭矩容量频繁高扭矩输出谈不到耐久性。CVT从范多明斯发明之处就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所以这种变速箱理应用在低价代步车上,20万级的中端汽车不应该在用低端变速箱。
这一一台全无性能、传动级别过低,油耗也达到了2.0L平均8.8L/100km、2.5L平均10L/100km的水平的高价紧凑级SUV,它有应该热销的道理吗?至于在北美地区销量优异也并不是因为品质高,在美国销榜前三总是三大全尺寸高价格的大皮卡,然而美国平均收入虽然高但因为没有储蓄意识也导致了有超过30%的人无资产甚至负资产,对于这类群体只能退而求次选择低价低油耗的日系车,说白了奇骏在美国热销只是因为便宜而已。品质低价格高又出现了质量问题
2.5L是不能在落后的多点电喷质量还算稳定,但2.0L直喷发动机出现了基本成为通病的发动机漏油、排气冒黑烟的故障。
未来,美国有可能出现“人口断崖式下滑”吗?你怎么看?
美国生育率较低,但人口仍有保障不是问题,靠移民来填补人口不足。
美国是个移民社会,东南西北中多有人移民去美国。这次疫情美国死亡9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可是近期移民就达十几万人之多,用不了几年时间,移民人数可以填补这个缺口。
除非美国经济衰退至生活真不如第三世界,哪时候人口灾难无可救药,日薄西山的美国将淡出世界。
不会。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全球五大洲的人,特别穷人,战乱地区的难民都纷纷涌入美国,许多人还被挡在美国边境线以外,特朗普还修建美墨边境墙呢。
人口少了,多吸纳些移民,人口多了,可少吸纳些移民。美国通过这样的手段,调节人口数量,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美国国家立国近300年,其人口构成主要源于大量的海外移民和本土居民不受限制的繁育。成了世界上人种群居最复杂的国家,有1000多个不同民族的人种汇聚在美国这片大地上。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移民政策上更重视于高技术移民,几乎到了来者不拒的状态。由于其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因而也成为各国高素质人才的向往移民集聚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近百万高水平、高素质的知识技术人才定居在美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是无法改变的。
美国深知人才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把吸纳这些人才作为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在政策待遇福利上有给予了充分的保证。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综上所述,在未来若干代如果不发生严重的突发大事件,美国不会出现人口断崖式下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