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45%利息算高吗?
不高。
45÷10,000=0.45%
一万元月利息45元,月利率为0.45%,就是月息四厘五,换算成年利率就是5.7%,年息五分七。
这个利率水平与公积金贷款利率水平差不多,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低些,算是比较优惠的贷款利率了。
如果是民间借贷的话,这利率水平非常难得了,很难借得到。
法院判决银行同期利息是多少?
一般而言,判决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利息,就是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进行算的。
计算利息时间是一年的,按银行贷款一年期基准利率计算;计算利息时间是三年的,按三年期基准利率计算。利息发生变更的,变更前的,按之前的利率计算,变更后的,按之后的利率计算。
邮政45万元一年多少利息?
45存定期一年有多少利息?如果45万只是单纯地放在银行中,也就是存的是活期储蓄,年利率只有0.35%,那存一年的话利息也仅仅只有1575元;如果把45万存在三年期定期存款中,年利率仅有3.5%左右,一年能获得的利息为15750元;如果45万存的是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795%,一年能获得的利息为17077元。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上浮45%、地方银行存款利率上浮55%,该如何选择?
题主说的应该是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利率相比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上浮45%、地方银行大额存单利率相比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上浮55%这件事吧,我的建议是50万元以下存在地方银行,因为利息更高;50万元以上,既可以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也可以全投资在地方银行使收益最大化。
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开始实行,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保费由投保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缴纳。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制度,其核心是充分保障存款人权益。目前,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制定《存款保险条例》,目的是为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内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含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被保险存款范围主要包括:人民币存款、外币存款、个人储蓄存款、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等本金和利息。
同时超出50万限额以上存款并不意味着没有安全保障!多数情况先由保险基金支持合格的投保机构对问题投保机构进行“接盘”,将存款人存款转移到合格投保机构,继续得到全面保障,可以为大、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大额存单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吗?
大额存单是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从国际经验看,不少国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都曾以发行大额存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
大额存单的推出,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也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大额存单作为一般性存款,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
- 4月份以来大额存单利率上浮情况如上图所示,从4月14日开始,建行、中行、农行等国有银行推出了利率水平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起购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为1个月至3年不等,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达到了2.18%、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9875%。
同样,地方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全面上浮。如上图所示,这是吉林银行发行的最新一期大额存单利率。我们可以看到,其大额存单利率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325%、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4.263%。
也就是说,同样的30万元1年期大额存单,存在国有银行到期利息是300000×2.18%=6540元、存在地方银行到期利息是6975元,利息差为435元;3年期大额存单,存在国有银行到期利息是300000×3.9875%×3=35887.5元、存在地方银行到期利息是300000×4.263%×3=38367元,利息差是2479.5元。
综上所述,地方银行和国有银行一样,都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50万元以下是100%安全无风险的。所以,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存在利率高的银行性价比较高,当然也可以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您好!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给您分析如下:
2018年4月11日,人行新任行长在博鳌论坛上发言: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央行将放宽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非正式指导。
此后,各个大型银行纷纷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4月中旬,建行率先推出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5%的一年期大额存单,起购金额为30万元; 很快,中行和农行等大行也跟着都推出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产品,起购金额均为30万元;但大行里最狠的是交通银行,利率上浮幅度最高可至50%,而且起点金额只需20万元。
大行率先发力,中小银行更是不甘落后,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大额存单直接上浮52%,而部分小银行甚至直接上调存款利率,最高达到55%(无需大额存单),全国各家银行的利率大战烽烟嚣起,让人不禁眼花缭乱,该如何选择?
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60号)》,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存款保险条例规定:银行破产清算后个人账户五十万以内存款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民营银行等等由银行监督委员会管理的所有银行。也就是说只要是我国境内的正规银行,全部都有保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我国存款账户中,存款在50万以下的账户数量占全部存款账户的99.70%,当然这个99.7%存款在50万以下的账户存款总金额仅占我国全部存款金额的46.08%,也就说我国的土豪们以0.3%的储蓄账户个数占据了全国 53.92%的存款。
依据人行的报告,一旦银行发生危机,从数量上来看,我国99.7%的存款人可以享受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全额赔付”,因此,可以确切的说在我国大部分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可以直接通过存款保险得到全额保障。
以第二点来说,既然存款有保障,那就无需去担心银行是否会倒闭,本着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99.7%的人不用犹豫直接选择中小银行,以获取利息的最大化。对于存款超过50万元的,个人建议可以分散在几个银行存款,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郭鑫认为: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上浮45%,意味着你此时存款所获得的利息收益将比以前多增长45%,听起来非常可观,但实际上也只是文字游戏,由于银行存款利息本身基数比较小,所以上浮45%差异也并不明显。
从前段时间央行新任行长在博鳌论坛上的表述来看,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央行将放宽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非正式指导。这意味着,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将放开,银行可以自主调整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可以预见,央行上述的政策在不久将会出台,商业银行上浮存款利率将会成为常态。某些银行存款下降,可能预示着居民存款出现拐点,加之余额宝这类理财产品的出现,银行吸储的压力倍增。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可能成为常态。地方银行面临国有银行与各类金融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上调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储户在存款时如何选择,还要比较银行之间具体存款额度与期限的限制,根据个人需求来做决定。对于流动性要求高的储户来说,如果期限短、额度小且利率高,自然是最佳选择。对于想要实现储蓄功能的储户来说,他们自然会选择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
既然都是合法正规的银行,显然都在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下,储户的存款在50万元以内都是有保障的。
问题所说的存款利率上浮,能达到这么答幅度,一般来说是大额存单。也就是单笔存款达到20万元以上的存款。
只要是正规的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地方中小银行,显然哪个利率高选择哪家银行更好。
出于稳妥的考虑,建议资金较多的储户将资金分散存放。比如一家银行存40万元,这样利息和本金都有保障。
现在央行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上浮45%就是3.9875%,上浮55%就是4.2625%,已经跟互联网宝宝类货币基金相差无几或者略高了。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宝宝类货币基金里面存放几万元,用于日常消费,其余存款存成三年期大额存单更好。
在选择银行的时候,也要注意银行存在的陷阱。比如某个什么邮什么政的银行,就特别喜欢推销保险,稍不注意就容易存款变成保险,我是遇到过的。
其次是今后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再保本保息,存款时不要看到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存在。
我所在的城市还有村镇银行,十万元存款选择三年定期即可享受超过4%的存款利率,同时还会直接返400元现金。但是村镇银行的体量太小,遭遇挤兑风险的可能更大。虽说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依然建议谨慎选择。
谢邀!看起来很乐观,但对于真正会存钱的人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例如四大行在基准的基础上上浮45%,那一年定期也只不过1.5%*145%=2.175%。
而像图中很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都是要高于这一利率的,更别说可以收益转让类的存款,例如网商银行里的活定宝,采用三年定期存款收益转让的方式,其可以像活期一样随时取,可利率却可以高达3.8%。
像网商银行一样形式的还有很多,如微众银行,蓝海银行等都可以盘活三年或五年存款,从而让用户可以随时取的同时拿到更高的利率。
但它又是存款,是受《存款保险条例》保障的,即使银行倒闭,只要一家金融机构里存款低于50万本金和利息都是可以得到全额赔付的。
《存款保险条例》里第五条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那么就是说,如今的上浮只是对不怎么会存款的用户来说是一大利好。
从利率的角度出发,要选择当然是选择地方银行上浮55%的了。如担心其风险,那么在一家银行或信用社里存入少于50万的存款就完事了,如钱太多,可以多分几家银行或信用社存入。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大幅上浮现象,原因应该是这四方面:一、央行紧缩货币供应;二、美国不断加息回笼资金,银行出现资金短缺;三、博鳌论坛上谈到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即意味着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将放开,银行可以自主调整存款利率;四、货币基金大量横空出世,并且大量的蚕食银行存款,银行方面需要进行反击。
银行资金短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今年房贷利率的上浮,高的甚至上浮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银行之间存在行业竞争,存款利率大幅上浮也是情理中的事儿了。
但不管怎么浮,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啊!只是不是存款方,而是贷款方罢了。例如基准利率中最长三年期的存款利率2.75%上浮50%,那也只不过是4.125%,而房贷利率只要上浮28%(2.75%*50%/4.9%)就能抵过上浮的存款利率了。
不用犹豫,钱往高处走,地方银行利率高,肯定选它。不过,同样是地方银行,尽量选经营状况好,有实力,上市的城(农)商行。
银行存款利率遵循着”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规律,大额存单也不例外。
国有大行的优势是大额存单产品线更丰富,但利率肯定拼不过城商行和农商行。以中行为例。起点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仍上浮40%,起点30万元的上浮45%。以一年期为例,20万元起点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1%,30万元的为2.175%。两年期,20万元起点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94%,30万元的为3.045%。
我们再看看城商行中的宁波银行。宁波银行2018年4月23日发行2018年第6期个人大额存单,包括1年期、2年期、3年期(利随本清)、3年期(按季付息)、3年期(按月付息)、3年期(可转让利随本清)六款,年化利率分别为2.13%、3.192%、4.18%、4.18%、4.18%、4.18%。认购起点金额20万元。
从收益角度,肯定选择城商行。不过,城商行和农商行数量众多,经营状况参差不齐。
虽然近年来我国没有一家银行倒闭,也有《存款保险条例》的护身符,然而随着货币紧缩,中小银行流动性普遍吃紧,还是选择那些经营状况好,有实力,上市的城(农)商行,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
欢迎关注,我们换个姿态聊财经。
谢谢邀请!关于存款银行选择问题,需要从存款资金额、银行实力两个方面来考虑
1.存款资金额
如果你存款资金额较大,那么国有银行安全系数要高于地方银行,自从存款保险条例实行以后,中小银行理论上是存在破产风险的,所以金额超过50万元的要尽量选择大银行,如果想追求高一点的收益,也可以考虑在一家地方银行存款不超过50万元、分散存款。
如果存款资金额低于50万元,那么可以存在地方银行,这样得到的收益要高于国有银行。
2.银行实力
在银行的选择上,地方银行实力良莠不齐,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服务便捷、实力强一点的银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45万存银行一个月利息是多少?
45万存一个月利息是多少具体情况要看存款方式。根据央行及我国各大国有银行存款规定,存款方式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45万存活期年利率0.3%,一个月利息是490000x0.3%÷12=122.5元。
存定期整错整取三个月利率为1.35%,一个月利息就是:
490000x1.35%÷12=551.25元。
四十五万存邮政银行两年利息多少?
今年九月十五日邮政银行随央行下调存货款利率而下调了两年期利率十个基点为2.55%,那45万存两年获息45*2*0.0255=2.295万元。邮政银行是大行,安全性无问题,放心存。但这个利率现已低于cpi的2.85%,实际上也是负收益,因此作一些资产配置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