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女排3-0击败日本女排,埃格努香港首秀20分超朱婷,她是否真的比朱婷强?
埃格努香港站首秀轻取20分压朱婷!意大利二连胜已无惧中国女排
北京时间6月5日,世界女排联赛澳门站第二个比赛日,意大利女排与日本女排率先交手,在第一个比赛日中,意大利女排3-1击败荷兰女排,日本女排是意大利女排的第二个对手,她们刚刚以0-3不敌中国女排,意大利主帅马扎蒂知道郎导用了全主力而且朱婷还打满三局才横扫日本女排,他也放弃了继续雪藏埃格努与波塞蒂的策略让全主力对阵日本女排,结果意大利女排也是3-0横扫日本女排,三局比分为25-21、25-16、25-22,埃格努在这场比赛中迎来了香港站的首秀,在首战对阵荷兰时埃格努与波塞蒂是休战的,埃格努这场比赛可以说是牛刀小试轻松拿下20分。
埃格努这场首秀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她打的相当放松,全场32扣17中+3拦网拿下全场最高的20分,扣球成功率53.1%,在香港站的首秀中埃格努的表现是压制朱婷的,朱婷在6月4日对阵日本女排的比赛中已经完成了香港站的首秀,全场34扣16中+2拦网,拿下18分,扣球成功率只有47%,同样是对阵日本女排,同样是3-0横扫,埃格努的数据依旧比朱婷亮眼,这两人的对比还在进行。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世锦赛上 ,中意半决赛埃格努88扣39中,扣球成功率44.3%,9次拦网1次得分,20次发球5次狂砍45分创世锦赛单场世界纪录,而朱婷55扣球23分,7拦网3分,16发球0分,扣球成功率41.8%,只拿下26分,在18-19赛季的欧冠上埃格努所带领的诺瓦拉也3-0击败朱婷带领的瓦基弗银行,朱婷只有17分,而埃格努拿下26分,也就是说目前为止,朱婷面对埃格努不管是战绩还是数据都是完全落入下风,加之意大利女排对阵中国女排已经豪取6连胜,这香港站的冠军看上去意大利女排是志在必得,中国女排遭遇对阵意大利女排的7连败的概率很高。
或许球迷们会认为朱婷在澳门站最后一场比赛对阵韩国女排时并没有尽全力只拿下11分,香港站首秀对阵日本女排朱婷也只是在关键时刻在发挥硬实力最终只拿下18分,可换个角度来看埃格努也根本没有尽全力,她打的比朱婷还要放松,意大利女排的整体实力本就比中国女排强大,在没有埃格努、波塞蒂的情况下,索罗凯特31扣16中+7发拿下23分、皮特里尼25扣13中+1拦3发拿下16分、塞拉27扣13中+1拦2发,拿下16分、齐里切拉18扣10中+4拦网拿下14分轻取荷兰,在这场对阵日本女排意大利女排埃格努拿下20分,波塞蒂拿下13分,马扎蒂让主力塞拉、皮特里尼轮休。
拿下二连胜的意大利女排,战绩为7胜1负积21分排在第二,跟土耳其战绩与积分相当,意大利女排在集结了全主力之后没有输掉任何一场比赛,她们已经剑指南京决赛圈,香港站对于意大利来说只有中国女排一支强敌,荷兰、日本都根本不对意大利构成威胁,马扎蒂的意图也很明确继续扩大对中国女排这支世界第一强队的战绩优势,只要每一次都能击败中国女排,意大利的世界排名就会继续提升,马扎蒂已经取下二连胜,看上去已经完全无惧中国女排,他内心就是想跟中国女排再分高下,他想一直压制郎平指导,不知道郎导这一次能否击败意大利女排呢?
文/颜小白
日本东京和上海,香港,哪个城市人口更多,更出名一些?
东京城市规模大,两地人口密度差不多~但是从人均GDP,机场吞吐量,GDP总量,世界知名度来说~个人认为东京是更胜一筹的+东京是首都政治地位..繁华不用说,银座,六本木,涉谷,新宿,日本桥,秋叶原,绝对比香港中环一带人流量大.个人认为东京繁华程度亚洲第一,然後大阪,香港,上海,首尔,新加坡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个人认为是台北,北京,广州,曼谷,名古屋.
日本流行音乐领先中国10年以上,港台引用了很多日本流行歌曲的旋律,这个说法是靠谱吗?
这个问题是不是这样我真不知道。但是,我从开始听港台流行歌曲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好多港台歌曲都是“中词西曲”或“中词日曲”的,特别是当时出名的张国荣、林子祥、徐小凤等,包括后来出名的谭咏麟、张学友等,他们演唱的歌很多都是日本的曲子填上了粤语的歌词,如《风继续吹》、《Monica》、《有谁共鸣》、《雨夜的浪漫》、《爱情陷阱》、《雾之恋》、《李香兰》、《来来回回》、《每天爱你多一些》、《风的季节》等等,其实,这些歌曲之所以流行和被粤港澳的人传唱,甚至可以在大陆流行开来,并不是说日本的流行歌曲比我们领先多少年,而是我们当时还没有真正的改革开放,另一方面是这些歌曲填上了粤语歌词以后,确实紧贴住曲子填上了有生命的歌词,哪时香港和台湾的音乐人的水平和效率都很高,也碰上了我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正是一个大市场,所以那样的歌流行得很快!不单在粤港澳地区流行,在整个中国大陆都流行起来,很多非粤语地区的人也因为要唱粤语歌曲而学习粤语!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港台音乐环境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了,好的音乐创作人才和音乐作品越来越少了,加上我国大陆这边好的音乐人越来越多,所以就像一个翘翘板一样,这边起来了,这边就下去了!当然,环境的变化很重要,以前是我们大陆的缺,正好他们来填,而现在我们不缺了,他们就没有了市场份额了!当中也有港台后继无人的问题。
网上很多早些年香港翻唱日本歌曲
《千千阙歌》、《红日》、《漫步人生路》、《后来》、《风继续吹》、《容易受伤的女人》、《人间》、《伤心太平洋》、《飘雪》、《小手拉大手》
艺术创作是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近代我们在音乐上确实发展缓慢。
在没有任何基础和借鉴的前提凭空让你创作流行歌曲(从零到一)很困难,所以当时香港引用日本歌曲准确说是为今下来我们的爆发拉开了开端。
如今日本也有很多歌手在引用我们的歌曲翻译成日文翻唱,就能看出一个很好的成果。
参考引用别人不丢人,丢人的是只会参考不会在原来基础上创新
供您参考
基本上是靠谱的。需要纠正一个讲法,不是“引用旋律”,而是翻唱。旋律不变,改一下歌词而已。
越往前推,差距越大。曾经有一句话叫做中岛美雪养活了大半个港台乐坛。此话当然是戏称,但也是很有根据的:毕竟任贤齐的《天涯》,《伤心太平洋》都是人家的,还有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最新一季的湖南卫视《歌手》日本歌手米西亚,又重现了这首歌的日语版《骑在银龙背上》),还有很多经典的粤语歌曲像《漫漫人生路》,《红日》,《千千阙歌》也都是翻唱她的作品。另外还有一个歌手我记不清是内地还是港台的了,叫做“本多RuRu”,有一首非常好听的《美丽心情》,也是翻唱自中岛美雪。
对香港影响更大的应该是玉置浩二,真得妥妥的是“养活了半个香港乐坛”。
谭咏麟《酒红色的心》,张国荣的《拒绝再玩》张学友的《李香兰》,刘德华的《痛》,郭富城和黎明也翻唱了很多。除了香港四大天王的翻唱人家的作品之外,还有大量歌手也都大量翻唱了玉置浩二:陈慧娴,陈百强,温兆伦,陈奕迅,李克勤。李克勤有一张专辑叫做《复克》,里面所有歌曲都是翻唱的玉置浩二。
我还记得有一首很早粤语歌曲里一句歌词,大概意思是“潇洒如玉置浩二”,记不清是哪首歌了,希望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一下。这也说明玉置浩二在香港是深入人心的明星。
以上两个指标性的人物大概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另外很多日本流行歌曲的写作手法,编曲都很厉害。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正统音乐训练的普通人,像《爱情买卖》这样的歌曲旋律,很可能哪天突发灵感就能哼出来。但是像《最初的梦想》这样的歌曲,启程转合都非常复杂,打死我也不会只靠灵感写出来的。😂
最后跑个题,说说我们内地音乐。在日韩港台音乐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内地的流行音乐起步很晚,从早期的翻唱罗大佑,童安格,邓丽君,陈彼德……到九十年代的原创时期,出现了“一个歌手只有一首代表作”的窘境,歌手走到哪里都只唱一首歌,哪怕在KTV里点他的歌,也只能找到有限的几首。说到底是音乐教育的空缺,导致流行歌曲领域的空白。懂音乐的人都在从事严肃音乐。不懂音乐却十分热爱的人,只能靠模仿去写歌,由于不懂方法和技巧,写10首歌也很难出一首佳作。即便是唱红了的那些歌,现在想想,也完全无法和港台成熟的原创作品相比。(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汪峰老师则是高质又高产)但是随着我们内地音乐教育的不断普及,只要有足够多热爱音乐的人,出现更多的李荣浩,华晨宇,邓紫棋,逃跑计划,ANU……
港台的流行音乐已经逐渐没落了,香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名声大噪的歌手了,现在比较有名的好像只剩下邓紫棋,但是因为她出生于上海,也不太能代表香港。而台湾的流行音乐排行榜中,内地歌曲越来越多,还经常出现老歌占榜2、3年的窘境。那些上榜的台湾歌曲,大多质量也不高,估计是走不出台湾。
所以在未来我们的流行音乐超过港台是必然的,也有希望赶上日本。
香港公开赛国乒二线对日本三主力,1胜2负看中日差距有多大?
2019年乒乓球香港公开赛女单1/8决赛,在3场国乒球员和日乒球员的对决中,只有王艺迪击败石川佳纯获得了胜利,冯亚兰和孙铭阳分别被平野美宇、伊藤美诚横扫出局。随着何卓佳被郑怡静逆转,女单8强中国乒仅剩独苗王艺迪。而日乒则还有3名球员,除了平野美宇和伊藤美诚外,还有芝田沙季,后者下轮将对阵王艺迪。
不得不说,日乒近几年的进步非常大,年轻球员都迅速崛起,缩小了和国乒的整体实力差距。香港公开赛在国乒让6名主力球队休息的情况下,二线球员没能够顶住压力。这种情况下,日乒的优势就被放大,伊藤美诚成为了赛事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国乒的成绩不会太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8强中仅仅只剩下1名球员暴露了问题。
前几次比赛卡塔尔公开赛、世乒赛以及中国公开赛上,国乒都表现的极其出色,8强至少有5名球员,其中前两次都包揽了全部4强,中国公开赛丁宁输给了伊藤美诚的情况下,王曼昱顶住压力,国乒包揽冠亚军。所以说,整体实力上国乒依旧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必须要有危机感,因为日乒的几名核心球员都非常年轻。
可能在东京奥运周期内,国乒的优势会非常明显。但是当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刘诗雯和丁宁两名老将就有可能退役,到时候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就此次参加比赛的球员,她们的表现不算太好,本来被看好的陈幸同,直接被老将冯亚兰横扫,孙铭阳和何卓佳也都没能顶住压力,这让王艺迪成为了最后的希望,但是某种程度上让她压力更大了。
回到问题本身,现阶段中日差距有多大呢?国乒整体实力依旧明显,但同时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这些二线球员需要有更多的参赛机会,不然在老将退役时,还没有足够的年轻球员站出来。陈梦、朱雨玲这两名终生代球员都24、25岁了,而伊藤美诚、平野美宇这些球员都是00后。可以看到很多低级别的挑战赛,国乒都没有派球员参加,希望日后能够调整,不然等待的就是中日差距越来越小。
谢谢邀请“开球网”做答
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这次对阵石川佳纯、伊藤美诚、平野美宇的三位选手分别是王艺迪、孙铭阳、冯亚兰,基本上还是能够代表国乒二队的实力,即国乒队内除了世界冠军级别的运动员意外,基本就是这几位了。 那么可以给这三个队伍用一个数值来评判实力。
括号内是她们的开球网ChinaTT积分 (参考:
http://kaiqiu.cc/jf
国乒一队:刘诗雯(2801)、丁宁(2826)、陈梦(2857) 平均:2828分
国乒二队:王艺迪(2807)、孙铭阳(2754)、冯亚兰(2707) 平均:2756分
日本一队:伊藤美诚(2782)、石川佳纯(2778)、平野美宇(2707) 平均:2755分
香港历史试题美化日本侵华,遭香港教育局谴责,你怎么看?
是否同意“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说法?香港考评局出的这道题目,带有严重的“引导性”,有美化日本侵华的嫌疑。尤其对于还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更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我不明白,出这道题目的意义在哪里呢?日本侵华能用简单的利弊来权衡吗?
退一万步讲,假设日本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利大于弊,如果历史重新上演一遍,你会接受吗?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900-1945年间,日本对中国做了什么?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清政府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日本人从中国掠夺大量的书籍、文物、白银等战略资源,为日后的侵华战争做了铺垫。(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远不止从1900年开始)
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烧杀淫夺,我们的珍宝圆明园毁于一旦,百姓民不聊生,清政府被迫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总共赔款4.5亿两白银。
B的家是个大家族,A住在海岛上,没见过什么世面!有一天A去B的家做客,A看到B的妹妹很漂亮,妈妈很性感,家里花团锦簇,奇珍异宝都堆满房子!顿起歹心,把B的妈妈妹妹奸杀了,把B家里洗劫一空,A红着眼想要灭了B的家族,见人就杀,从B的祖父开始,一路的挥动屠刀,杀的血流成河,日月无光!家里五十多口人就这样惨死在A的屠刀下,一直杀到B的面前时,已经累得举不起屠刀了,他喘着气说:“我杀了你们家人,心里有愧,这样吧!我给你颗糖吃,之前这些事就算了!”半天没喝水的B忐忑地掰开糖往嘴里送,甜蜜的糖在B的嘴中化开,顿时觉得人间美味,他感激的说:“感谢你不杀我,还给我这么好吃的糖,你累了,我给你捏捏腿吧!”
好了!大家说这还是人吗?
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的兵力有多少?
日军(第23军第38师团)以工兵及步兵作先遣部队从深圳进攻香港,当时大约5万人包括炮兵,空军部队,海军部队的强力支援,真正投入作战的步兵其实没多少人,估计在2万人左右,香港当时集结的英国加拿大以及华人义勇军大概1.5万人,但很快香港就失守了